近日,《柳叶刀·风湿病学》(The Lancet Rheumat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运动疗法及多学科联合干预等在内的非手术治疗或可为慢性腰痛患者带来长期的疼痛缓解与功能改善。
本研究旨在明确非手术治疗对成人慢性腰痛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长期有效性。
本研究对MEDLINE、EMBASE和CINAHL数据库中的相关试验进行了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研究共纳入了75项试验,涉及15395例患者(平均年龄45.7岁)。患者均接受过多种针对慢性腰痛的非手术干预措施。
所有试验均进行了为期≥1年的长期疼痛与功能障碍结局评估,并将结局与安慰剂、辅助干预或常规护理进行对比。
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平均差异[MD]=-7.2;95%CI:-9.8 ~ -4.6)、正念疗法(MD=-10;95%CI:-14.4 ~ -5.6)和多学科护理(MD=-10.1;95%CI:-16.6 ~ -3.7)均与疼痛强度的长期降低显著相关。
此外,认知行为疗法(MD=-5.7;95%CI:-7.7 ~ -3.7)、正念疗法(MD=-9.3;95%CI:-14.4 ~ -4.1)、目标设定(MD=-8.3;95%CI:-12.8 ~ -3.9)、针刺疗法(MD=-4.8;95%CI: -8.1 ~- 1.5)和运动(MD=-10.2;95%CI:-17.5 ~ -2.9)均与功能障碍长期降低显著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物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似乎能产生更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纳入试验样本量较小且偏倚风险较高,证据确定性较低。未来仍需开展专门设计的、大样本量高质量研究,以验证其长期效果。
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斯图尔特市风湿病联合诊所的Devin Weidman博士表示,慢性腰痛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医疗与公共卫生问题。在美国,慢性腰痛是导致误工、生产力下降及医疗成本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社会心理影响。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因慢性腰痛损失的工作日约为8300万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数据也显示,慢性腰痛患者的医疗支出较无腰痛人群高73%。本研究或可为腰疼治疗提供指导,减轻医疗负担。然而,研究尚未明确各类有效治疗策略的长期有效性,亟需开展更多研究以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