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UA|Stenzl教授与黄健教授:中欧泌尿外科携手缔造前列腺癌长生存时代
2025-09-09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CUA)主办的第三十二届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2025)于2025年9月4 ~ 7日在大连市召开,以星辰大海之名,邀请到了全国泌尿外科专家一起分享、探讨前沿的科研成果和诊疗技术,共襄学术年会盛举,共绘学科发展蓝图。医脉通特邀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秘书长Arnulf Stenzl教授进行采访,并邀请CUA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进行点评,就泌尿外科领域的中欧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中欧合作:科研沉淀与技术创新强强联合


EAU与CUA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始于21世纪初,近年来在多个维度持续深化,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框架。在学术会议方面,自2008年起双方定期在各自年会上设立联合专场;在人才培养方面,CUA引入EAU的欧洲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项目(EUREP)模式,由EAU专家直接授课,双方还建立了访问学者计划;在临床方面,CUA与EAU联合发布诊疗指南,并将中国原创技术纳入国际标准。此外,双方通过荣誉会员机制、技术互鉴及青年奖学金,共筑学术话语权,推动中国技术推广至20余国。


医脉通:您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欧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CUA年会于9月4日至7日召开。值此之际,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对中欧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方面的愿景?


Arnulf Stenzl 教授:

中欧泌尿外科领域具备开展深度合作的坚实基础。欧洲在前列腺癌等肿瘤研究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科研经验,建立了成熟的研究体系,当前许多癌症研究成果都建立在这些深厚的科学积淀之上。与此同时,中国近年来研发的创新技术工具对推动未来研究具有关键意义——这些工具能够高效整合既有科研成果与新兴发现。当我们将欧洲的科研积淀与中国的前沿技术工具相结合,并汇聚两地顶尖科研人才的力量时,必将取得超越任何一方独立研究的突破性成果。这无疑是一场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而非零和竞争。通过紧密协作,中欧定能携手开创泌尿外科研究的新高度。


黄健教授点评: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始终将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视为推动学科进步的核心动力,CUA高度重视与EAU建立并不断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合作植根于双方共享的专业热忱和提升全球泌尿外科诊疗水平的共同使命。


正如Stenzl教授所言,中欧合作具备坚实基础,CUA将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日益增长的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欧洲在基础研究转化和复杂临床试验设计方面的深厚经验,共同设立跨国、多中心的前列腺癌等重点疾病研究项目,加速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产生。同时,我们积极拓展青年学者、临床骨干的双向交流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联合举办高级别培训营等方式,促进顶尖专业人才的流动与成长,为未来合作储备核心力量。我们的愿景是通过资源共享,推动泌尿外科研究迈向新高度,最终惠及全球患者健康。


联合投稿:共建区域性前沿学术平台


Arnulf Stenzl教授是国际III期临床ARCHES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及作者之一,该研究的5年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与临床结局相关性分析数据近期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亚洲泌尿外科协会(UAA)大会上以口头报告和电子壁报的形式公布。本次CUA年会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顾良友教授代表ARCHES研究者及作者,同步将该电子壁报的中文版本在CUA年会中公布,体现了CUA与EAU的前沿学术共享合作精神。


ARCHES研究结果显示,恩扎卢胺联合方案ORR达83%,帮助mHSPC患者“强效缩瘤”,尤其使37%患者病灶完全消失(达到完全缓解[CR])[1]。本次报道累积缓解数据显示,应用恩扎卢胺方案治疗缓解患者中,52%在第13周时就已经出现“早期缓解”,随着治疗时间延长, 97%患者在治疗后49周内实现缓解(图 1)[2],数据结果提示,可耐受恩扎卢胺方案治疗患者应坚持治疗≥ 49周,以增加患者治疗缓解可能性。


图1 接受恩扎卢胺方案治疗后达到缓解的mHSPC患者的累积缓解率


其次,ARCHES研究证实了ORR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证实,在接受恩扎卢胺方案治疗的患者中,达到客观缓解患者较未达到客观缓解患者OS(图 2)和rPFS(图 3)结局均更佳;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它进一步完善了恩扎卢胺mHSPC患者一线起始治疗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价值的证据链,强化了mHSPC患者尽早启动恩扎卢胺对患者的价值。


图2 接受恩扎卢胺治疗的mHSPC患者缓解类型与OS的相关性


图3 接受恩扎卢胺治疗的mHSPC患者缓解类型与rPFS的相关性


医脉通:ARCHES研究ORR与临床结局相关性事后分析结果同步在今年UAA和CUA年会中公布,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关键数据更新及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Arnulf Stenzl 教授:

任何新药、新技术或新疗法,特别是在肿瘤领域,不能仅看短期效果,必须考察长期疗效及短期与长期副作用。ARCHES研究通过5年的随访证实了恩扎卢胺在mHSPC患者中持续展现出积极治疗作用,该研究显示短期起效的患者通过长期用药可实现疗效持久维持。对于初诊即转移的患者,或者既往接受过根治性治疗后复发且最终出现转移的患者,数十年前的传统内分泌治疗(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剂皮下/静脉注射)抑制睾酮的有效性确实可靠。但时至如今,他们需要超越标准传统内分泌治疗的更优方案。


在传统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恩扎卢胺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研究显示,患者不仅在短期强化治疗中预后更好,而且坚持长期治疗还能巩固疗效。相比安慰剂 + ADT方案,接受恩扎卢胺 + ADT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了13%(66% vs. 53%),死亡风险降低了30%(HR 0.70,95% CI 0.58 ~ 0.85,P < 0.001)[3]。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治疗3 ~ 6个月达到的效果,大多数患者在持续用药49周内达到缓解,获得更佳生存获益。


mHSPC治疗的核心是延长生存期、阻止疾病进展。若患者生存期足够长,最终可能并非死于前列腺癌。我们的目标是让患者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生命,甚至实现非前列腺癌相关的自然死亡。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中公布了ENZAMET研究8年随访结果。ENZAMET研究不同于ARCHES研究,其特点在于对照组为研究启动时的最佳标准治疗方案,患者联用了比卡鲁胺等传统口服抗雄药。ENZAMET研究8年随访数据展现出恩扎卢胺方案显著的OS与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验证了恩扎卢胺方案可以为患者带来长期获益[4]。对于65-70岁的mHSPC患者,生存获益可能使其预期寿命接近非转移患者的中位水平(某些国家达80岁以上),这进一步支持早期强化治疗策略。我们有可能使前列腺癌不再成为患者生命的限制因素,这正是ARCHES研究和ENZAMET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根本启示。


黄健教授点评:

CUA在2008年成功申办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大会,并邀请EAU专家参与学术策划。这种合作模式既提升了中国泌尿外科的国际话语权,也为EAU提供了深入了解亚洲疾病谱的窗口。从此,CUA与EAU联合会议机制逐渐常态化。


时至如今,在2025年EAU年会上,双方联合主办了“EAU与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医师联合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的200余位专家,聚焦人工智能、前列腺局部治疗等前沿议题。CUA专家林天歆教授、周利群教授等在会上分享了中国在激光剜除术、影像融合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此外,双方还通过“中欧泌尿外科高峰会议”等平台,就学科发展战略进行高层对话。


就本次CUA年会而言,Stenzl教授作为主要作者之一的ARCHES研究事后分析结果在中国CUA年会中投稿展示,这正是中欧泌尿外科学术合作的体现。通过东西方经验的碰撞,不仅为全球学者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更为未来临床研究指明了方向。


诊疗共识:共同交流前沿权威诊疗经验


CUA通过EAU渠道参与SIU、国际尿控学会(ICS)等组织的决策,并推动中国专家进入EAU指南编写委员会。同时,EAU通过CUA平台深入了解亚洲患者的诊疗特点,为全球指南修订提供依据。基于充分的诊疗经验交流,CUA与EAU联合发布多部临床诊疗指南与共识,这也标志着中国泌尿外科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双方国际影响力的协同提升,共建学术话语权。


医脉通:中欧合作主要内容之一是交流前沿诊疗经验,关注到您本次在CUA中同步公布的研究聚焦mHSPC患者。那么,以mHSPC诊疗经验为例,治疗延迟和治疗时长(DOT)不足无疑都是影响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长期获益的主要因素,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经验或建议?


Arnulf Stenzl 教授:

mHSPC的早期充分治疗对患者长期获益至关重要。当前全球普遍采用的LHRH激动剂/拮抗剂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若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恩扎卢胺等ARPI药物,可更显著地延长患者生存期——这不仅源于无进展生存期的提升,更因治疗带来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改善。尽管初期可能出现可缓解的副作用,甚至有些副作用根本感知不到,但通过延缓疾病进展甚至避免病情恶化,患者不仅减少痛苦,整体医疗成本也将显著降低。晚期患者往往需要高昂的最佳支持治疗费用,而早期强化治疗的前期投入远低于晚期综合治疗支出,尤其考虑到骨骼相关事件带来的手术、长期护理等经济负担。例如脊椎骨折时后果会非常严重,8%的骨相关事件可能导致瘫痪。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并发症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ARCHES研究的患者报告结局证实,联合恩扎卢胺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不会降低患者主观生活质量,长期来看反而可能提升其生活品质。这种主观感受对治疗依从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毕竟没人愿意接受一种治疗后既降低生活质量,又未感知到治疗获益的药物。此外,若患者未感知到治疗获益,即使影像学显示有效,仍可能中断治疗。因此在真实世界数据中患者的主观体验应被高度重视,这也是临床研究需加强患者报告结局评估的原因。


关于mHSPC治疗方案选择,对初诊的晚期患者联合治疗更优,但不必盲目采用三联疗法。对于65岁以上患者,LHRH激动剂联合ARPI的双联方案可作为优先选择,既可以避免多西他赛化疗的副作用风险,也可以避免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或门诊接受化疗的不便。


黄健教授点评:

CUA与EAU在前列腺癌诊疗领域共同交流产生了诸多成果,例如,2023年双方共同发布《EAU/CUA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ERP)临床应用指南》,2025年EAU年会上中国专家展示的前列腺癌磁共振-超声影像融合引导技术,被纳入EAU《前列腺癌局灶治疗专家共识》等,都是中欧泌尿外科密切交流合作的成绩。


在这次交流中Arnulf Stenzl教授提出“使前列腺癌不再成为患者生命的限制因素”的治疗目标,正通过ARPI药物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实现。mHSPC患者需要早期联合治疗,并且要坚持足疗程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未来,通过优化依从性管理和个体化方案制订,期待可以将循证优势转化为真实世界获益,让更多患者抵达“与瘤共存而不受其困”的生命新境。


小  结


当渤海湾的星辰映照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穹顶之上,中欧泌尿外科领域的这次思想碰撞,正在全球前列腺癌诊疗版图上绘制崭新的蓝图。通过资源共享与智慧融合,“推动泌尿外科研究迈向新高度,最终惠及全球患者健康”——这种跨越大陆的合作模式,不仅点亮了星辰大海的征途,更在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长卷中,写下了充满希望的注脚。


专家简介


- 黄健 教授 -

  •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 主任

  •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 副会长

  •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肿瘤学组组长

  • 首届”国家杰出医师“

  •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主编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总编辑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Asian Journal of Urology、Journal of Endourology等杂志编委

-Prof. Arnulf Stenzl-

  • 德国泌尿及泌尿肿瘤医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膀胱癌、前列腺癌和泌尿外科重建

  • 曾任德国图宾根大学医院泌尿科主任

  • 现任斯图加特 Diakonissen 医院高级教授及顾问外科医生

  • 2023年~今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秘书长

  • 2020~2021年 德国泌尿外科学会(DGU)会长

  • 2012~2020年 EAU学术项目委员会主席

  • 曾任欧洲癌症组织(ECO)常委会成员

  • European Urology 编委,BJU International 执行委员会成员,多个同行评议期刊编委,参与了大量泌尿领域期刊的社论文章

  • Stenzl教授撰写及参与了84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担任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者,也是德国及国际众多泌尿肿瘤领域专题会议的组织者

荣誉及奖项:

  • Maximillian Nitze Medal——德国泌尿外科学会授予的最高学术奖项

  • 终身成就奖,世界泌尿肿瘤大会,纽约

  • 荣誉会员:瑞典泌尿学会,中美洲泌尿学会(CAU),布里斯托尔泌尿研究所

  • 荣誉博士(Dr. h.c.):卡罗拉·达维拉(Carola Davila)大学,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

参考文献:

[1]ARMSTRONG A J, SZMULEWITZ R Z, PETRYLAK D P, et al. ARCHES: A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of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With Enzalutamide or Placebo in Men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J/O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9, 37(32): 2974-2986. DOI:10.1200/JCO.19.00799.

[2]顾良友. ARCHES研究事后分析:恩扎卢胺(ENZA)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与临床结局的预后相关性[C]//第三十二届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2025). 中国辽宁大连, 2025.

[3]ARMSTRONG A J, PETRYLAK D P, SHORE N D, et al. ARCHES: 5-year follow-up overall survival (OS) analysis of enzalutamide (ENZA) plus 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 (ADT) in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mHSPC).[J/O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5, 43(16_suppl): 5005-5005. DOI:10.1200/JCO.2025.43.16_suppl.5005.

[4]ZHANG A Y, DAVIS I D, THOMAS H, et al. 8-year outcomes of enzalutamide (ENZA) versus a non-steroidal anti-androgen (NSAA) for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ENZAMET; ANZUP 1304).[J/O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5, 43(16_suppl): 5090-5090. DOI:10.1200/JCO.2025.43.16_suppl.5090.

MAT-CN-XTD-2025-00147 

Preparation Date: 2025/9/2

仅供医学卫生专业人士阅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