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闲谈 lmmunology ,作者谷语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s,IL)是一类细胞因子,最初被认为仅由白细胞表达,但后来发现人体许多其他细胞也能产生。它们在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分化,以及细胞的增殖、成熟、迁移和黏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一般特性
来源广泛
自我限制的产生过程
细胞反应的调节机制复杂
功能冗余性
多样的免疫调节功能
相互影响
受体介导的反应
作用方式多样
微量高效
40种常见白细胞介素
1.白细胞介素 - 1(IL-1)
巨噬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B 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 1(IL-1)。
主要靶细胞是 T 细胞、B 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
白细胞介素 - 1(IL-1)可导致淋巴细胞激活、巨噬细胞刺激、白细胞 / 内皮细胞黏附增加、因刺激下丘脑而引起发热,以及肝脏释放急性期蛋白。它也可能导致多种细胞类型的凋亡和恶病质。
IL-1家族(10.3390/ijms24032795)
2.白细胞介素 - 2(IL-2)
T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2(IL-2),主要靶细胞也是 T 细胞。其主要作用是 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细胞因子的合成、增强 Fas 介导的细胞凋亡,以及促进调节性 T 细胞的发育。它可引起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的增殖和激活,以及 B 细胞的增殖和抗体合成。此外,它还能刺激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激活。
3.白细胞介素 - 3(IL-3)
T 细胞和干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3(IL-3)。它作为一种多系集落刺激因子发挥作用。
4.白细胞介素 - 4(IL-4)
CD4+T 细胞(Th2)合成白细胞介素 - 4(IL-4),它对 B 细胞和 T 细胞都有作用。它是一种 B 细胞生长因子,可导致免疫球蛋白 E(IgE)和免疫球蛋白 G1(IgG1)同种型的选择。它可引起 Th2 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并抑制 γ 干扰素(IFNγ)介导的巨噬细胞激活。在体内,它能促进肥大细胞的增殖。
5.白细胞介素 - 5(IL-5)
CD4+T 细胞(Th2)产生白细胞介素 - 5(IL-5),其主要靶细胞是 B 细胞。它是 B 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 B 细胞的分化和免疫球蛋白 A(IgA)的选择。此外,它还能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并增加这些固有免疫细胞的产生。
6.白细胞介素 - 6(IL-6)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6(IL-6)。B 淋巴细胞和肝细胞是其主要靶细胞。白细胞介素 - 6(IL-6)的主要作用包括 B 细胞的分化和急性期蛋白的刺激。
7.白细胞介素 - 7(IL-7)
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7(IL-7),它作用于前 B 细胞和 T 细胞。它可引起 B 细胞和 T 细胞的增殖。
8.白细胞介素 - 8(IL-8)
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8(IL-8),其主要靶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它可引起中性粒细胞趋化、血管生成、超氧化物释放和颗粒释放。
9.白细胞介素 - 9(IL-9)
Th9、Th2、Th17 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 T 细胞(NKT 细胞)和调节性 T 细胞产生这种细胞因子。它可增强 T 细胞的存活、肥大细胞的激活,并与促
10.白细胞介素 - 10(IL-10)
Th2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10(IL-10),其主要靶细胞是 Th1 细胞。它可抑制白细胞介素 - 2(IL-2)和 γ 干扰素的产生。它能减少抗原呈递,降低树突状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I 类(MHC II 类)分子的表达、巨噬细胞上的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还能下调致病性 Th17 细胞的反应。它能抑制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12(IL-12)。
11.白细胞介素 - 11(IL-11)
骨髓基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11(IL-11)。白细胞介素 - 11(IL-11)的主要靶细胞是造血祖细胞和破骨细胞。白细胞介素 - 11(IL-11)的主要作用包括破骨细胞的形成、集落刺激因子、体内血小板计数的升高,以及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12.白细胞介素 - 12(IL-12)
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12(IL-12)。其主要靶细胞是 T 细胞。它可诱导 Th1 细胞的产生。此外,它是 T 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 γ 干扰素的强效诱导剂。
13.白细胞介素 - 13(IL-13)
CD4+T 细胞(Th2)、自然杀伤 T 细胞(NKT 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 13(IL-13)。它作用于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 B 细胞。白细胞介素 - 13(IL-13)的重要作用是促进 B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刺激抗体同种型转换为免疫球蛋白 E(IgE)。它可导致上皮细胞产生更多的黏液,成纤维细胞合成更多的胶原蛋白,并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此外,白细胞介素 - 13(IL-13)与白细胞介素 - 4(IL-4)共同作用,产生与过敏性炎症相关的生物学效应,并在抵御寄生虫方面发挥作用。
14.白细胞介素 - 14(IL-14)
T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14(IL-14),其主要作用是刺激活化的 B 细胞增殖,并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15.白细胞介素 - 15(IL-15)
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和肌肉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15(IL-15)。它作用于 T 细胞和活化的 B 细胞。它可引起 B 细胞和 T 细胞的增殖。它可产生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记忆,并促进 CD8+T 细胞的增殖。
16.白细胞介素 - 16(IL-16)
嗜酸性粒细胞和 CD8+T 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 16(IL-16)。其主要靶细胞是 CD4+T 细胞。它可引起 CD4+T 细胞的趋化吸引。
17.白细胞介素 - 17(IL-17)
这种细胞因子由 Th17 细胞产生。它作用于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 - 17(IL-17)的主要作用是释放白细胞介素 - 6(IL-6)和其他促炎细胞因子。它可增强抗原呈递细胞的活性。它能刺激内皮细胞合成趋化因子。
18.白细胞介素 - 18(IL-18)
白细胞介素 - 18(IL-18)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肝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也能产生。其主要作用是作为诱导 Th1 细胞的辅助因子。它可导致 γ 干扰素的产生,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19.白细胞介素 - 19(IL-19)
Th2 淋巴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 19(IL-19),除了免疫细胞外,它还作用于常驻血管细胞。它是一种抗炎分子。它促进由调节性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并对微血管有显著作用。
20.白细胞介素 - 20(IL-20)
免疫细胞和活化的上皮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 20(IL-20)。它作用于上皮细胞。在炎症条件下,它在上皮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细胞通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白细胞介素 - 21(IL-21)
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和 CD4+T 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21(IL-21)。它作用于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各种免疫细胞。白细胞介素 - 21(IL-21)促进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它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22.白细胞介素 - 22(IL-22)
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的不同细胞都能产生白细胞介素 - 22(IL-22),但主要来源是 T 细胞。Th22 细胞是一类新的 CD4+T 细胞亚群,它是在包括白细胞介素 - 6(IL-6)在内的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存在的情况下,由初始 T 细胞分化而来的。白细胞介素 - 22(IL-22)抑制白细胞介素 - 4(IL-4)的产生。它在黏膜表面保护和组织修复中也具有重要功能。
23.白细胞介素 - 23(IL-23)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主要合成白细胞介素 - 23(IL-23)。它作用于 T 细胞,维持产生白细胞介素 - 17(IL-17)的 T 细胞。
24.白细胞介素 - 24(IL-24)
白细胞介素 - 24(IL-24)主要由单核细胞、T 细胞和 B 细胞产生。它可导致癌细胞特异性死亡,促进伤口愈合,并抵御细菌感染和
25.白细胞介素 - 25(IL-25)
树突状细胞主要产生白细胞介素 - 25(IL-25)。它作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 Th2 细胞。它刺激 Th2 细胞因子谱的合成,包括白细胞介素 - 4(IL-4)和白细胞介素 - 13(IL-13)。
26.白细胞介素 - 26(IL-26)
白细胞介素 - 26(IL-26)与炎症活动密切相关。Th17 细胞产生这种白细胞介素。它作用于上皮细胞和肠上皮细胞。它诱导白细胞介素 - 10(IL-10)的表达,刺激白细胞介素 -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 6(IL-6)和白细胞介素 - 8(IL-8)的产生,并导致 Th17 细胞的生成。
27.白细胞介素 - 27(IL-27)
T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27(IL-27),它能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1(STAT-1)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从而调节免疫反应。白细胞介素 - 27(IL-27)刺激白细胞介素 - 10(IL-10)的产生。它是一种促炎分子,可上调自然杀伤细胞中 II 型干扰素的合成。
28.白细胞介素 - 28(IL-28)
调节性 T 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 28(IL-28),它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它刺激细胞将病毒抗原呈递给 CD8+T 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 - 28(IL-28)还能上调 Toll 样受体 2(TLR-2)和 Toll 样受体 3(TLR-3)的表达。白细胞介素 - 28(IL-28)增强了健康皮肤中角质形成细胞识别病原体的能力。
29.白细胞介素 - 29(IL-29)
白细胞介素 - 29(IL-29)是一种 III 型干扰素,由病毒感染的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 T 细胞产生。它上调病毒保护性反应。病毒感染的细胞可能会调节白细胞介素 - 29(IL-29)的基因组。
30.白细胞介素 - 30(IL-30)
单核细胞主要在受到包括细菌脂多糖(LPS)在内的 Toll 样受体激动剂刺激时产生白细胞介素 - 30(IL-30)。它作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和内皮细胞。
31.白细胞介素 - 31(IL-31)
白细胞介素 - 31(IL-31)主要由 Th2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它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能引导多形核细胞、单核细胞和 T 细胞向炎症病灶移动。白细胞介素 - 31(IL-31)诱导趋化因子的产生,以及白细胞介素 - 6(IL-6)、白细胞介素 - 16(IL-16)和白细胞介素 - 32(IL-32)的合成。
32.白细胞介素 - 32(IL-32)
白细胞介素 - 32(IL-32)是一种促炎分子。主要由自然杀伤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32(IL-32)诱导包括白细胞介素 - 6(IL-6)和白细胞介素 - 1β(IL-1β)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它抑制白细胞介素 - 15(IL-15)的产生。
33.白细胞介素 - 33(IL-33)
肥大细胞和 Th2 淋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 - 33(IL-33),它作用于包括树突状细胞、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在内的多种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细胞。它介导 Th2 反应,因此参与抵御寄生虫和 I 型超敏反应。
34.白细胞介素 - 34(IL-34)
多种吞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 34(IL-34)。它增强白细胞介素 - 6(IL-6)的产生,并参与包括小胶质细胞在内的抗原呈递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35.白细胞介素 - 35(IL-35)
主要由调节性 B 细胞分泌。这种白细胞介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淋巴细胞的分化。它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36.白细胞介素 - 36(IL-36)
主要由吞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36(IL-36)。它作用于 T 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调节 γ 干扰素(IFN-γ)的合成。它刺激造血作用,以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 类(MHC I 类)和 II 类分子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的表达。
37.白细胞介素 - 37(IL-37)
白细胞介素 - 37(IL-37)在调节固有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导致免疫抑制。吞噬细胞以及包括子宫、睾丸和胸腺在内的器官都表达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白细胞介素 - 37(IL-37)上调免疫反应和炎症。
38.白细胞介素 - 38(IL-38)
白细胞介素 - 38(IL-38)作用于 T 细胞,抑制白细胞介素 - 17(IL-17)和白细胞介素 - 22(IL-22)的合成。胎盘、扁桃体的 B 淋巴细胞、脾脏、皮肤和胸腺广泛表达白细胞介素 - 38(IL-38)。
39. 白细胞介素(IL-39)
主要由 B 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 39(IL-39)。它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诱导其分化或扩增。
40.白细胞介素 - 40(IL-40)
白细胞介素 - 40(IL-40)在骨髓、胎儿肝脏以及活化的 B 细胞中产生。白细胞介素 - 40(IL-40)在体液免疫反应的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