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只知道治腹泻和便秘?这些组合应用可能起大作用!|临床必备
2025-08-2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益生菌

根据人体微生态结构和功能紊乱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益生菌制剂对人体微生态失衡具有调节作用,以达到缓解疾病临床症状和/或防病治病的目的。目前,益生菌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和成人的消化系统疾病领域。那么,益生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益生菌可以用于哪些疾病治疗?哪些益生菌组合可能发挥更大作用?应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益生菌是如何发挥作用?


益生菌菌株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介导健康效应。益生菌可能通过影响粘膜免疫机制、与共生或潜在致病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代谢终产物如短链脂肪酸以及通过化学信号与宿主细胞进行相互作用来影响肠道的生态系统。这些机制可以抵抗潜在病原体、改善肠道环境、增强肠道屏障、下调炎症反应,和上调对抗原挑战的免疫反应。这些现象被认为介导了大多数有益效应,包括减少腹泻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这是益生菌被最广泛认可的用途之一。


表1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图片1.png

 

2.益生菌可用于哪些胃肠疾病的治疗?


益生菌可用于多种胃肠道疾病治疗,然而,益生菌的作用因菌株和剂量而异,临床应用时需充分考量上述因素,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表2 益生菌治疗胃肠道疾病

图片2.png 


3.哪些益生菌组合可能发挥更大作用?


针对多种疾病的临床干预中发现,复配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代谢状态以及修复肠道屏障等多种机制,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干预中展现较好的效果。


表3 部分复配益生菌的临床研究

图片3.png

 注:#标识的文献未提供具体的菌株编号


4.多种菌联合用药与单一菌哪种更好?


复配益生菌的健康作用效果需要基于菌株特性、菌群间的协同效应及对健康作用调节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目前,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复配菌株因菌群间的协同或加和效应,常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幽门螺旋杆菌清除试验中,鼠李糖乳酪杆菌GG(LGG)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联用的清除率显著高于单一菌株,其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黏附力增强有关。


然而,由于各种益生菌使用的菌株和剂量不同,目前很难评价多种菌与单一菌制剂的优劣,未来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评估最佳的菌株联合方式。


5.乳酸菌饮料和酸奶可以补充益生菌吗?


乳酸菌饮料包括活菌(非杀菌)型和非活菌(杀菌)型,其中活菌型可以补充益生菌。我国相关标准规定乳酸菌饮料产品标签应标明活菌型或非活菌型,选购时可以通过标签标示进行区分。值得注意的是,活菌型的乳酸菌饮料,其贮藏、运输过程若脱离冷链会导致乳酸菌活菌数下降且影响口感,消费者购买后应及时饮用或尽快放入冰箱冷藏。


普通酸奶通常是由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会有一定的整肠作用,但它不等同于益生菌酸奶,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活性乳酸菌。研究表明,含有活益生菌的酸奶调理肠道的效果更好。


6.服用益生菌有哪些注意事项?


•益生菌药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即某一菌株的治疗作用并不代表本属或种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作用。不同的菌株,发挥作用所需的剂量不同,甚至同一菌株针对不同的疾病,所需的剂量也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加以注意。


•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程度和方式存在个体化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的效果可能出现差异,故应基于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对益生菌药物进行个体化选用。


•冲调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水温不宜超过40℃,与人体正常体温相近最佳,避免益生菌受热失活引起活性降低或丧失,从而影响其保健功能。


•正在服用抗生素人群,服用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时间应与服用抗生素时间间隔2小时以上。


•目前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要明确该类药物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应该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了解病人是否已经或有可能存在菌群紊乱,是否有使用的指征等,避免临床滥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