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协调障碍(DC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可导致精细运动、粗大运动及平衡能力受损,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指南(2025)》围绕当前临床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关循证推荐意见,旨在提升我国DCD儿童康复诊疗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推荐意见1:建议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制定干预策略(1A)。主要分为以下3类:(1)以身体功能和结构为导向:针对潜在的功能运动问题,改善躯体症状和功能;(2)以活动为导向:提升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3)以参与为导向:提高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度。
推荐意见2:建议将任务(活动和/或参与)为导向的干预与以身体功能和结构为导向的干预方法相结合,作为DCD康复的核心内容(1A)。
推荐意见3:神经运动任务训练(NTT)(1A)、运动技巧训练(MST)(1A)、认知导向日常作业表现训练(CO-OP)(1A)和运动想象训练(MIT)(2B)等任务导向性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DCD儿童的运动表现、运动技能学习与迁移能力、日常作业执行能力和活动独立性。
推荐意见4:核心稳定性训练(2B)、平衡训练(2B)、FMPT(2B)、心肺耐力训练(2B)、感觉统合训练(2C)等身体功能和结构导向性干预方法可有效提升DCD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和体适能(如心肺功能、肌力、耐力和柔韧性等)。然而,其对运动表现的改善作用有限,因此不建议单独采用,应与任务导向性干预方法联合应用,以实现更全面的效果。
推荐意见5:推荐环境干预作为DCD的重要干预手段之一(1B)。
推荐意见6:推荐主动虚拟游戏(AVG)(2B)作为传统任务导向性干预方法的补充干预手段,建议在有专业监督的环境下以及小组训练场景中实施。
推荐意见7:建议采用个人干预(1∶1)和小组干预(4~6∶1)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对DCD儿童进行康复干预(1B)。
推荐意见8:建议根据医院、学校、家庭环境中的干预内容,合理安排DCD儿童的训练时间和强度,推荐每天进行至少60 min中等至较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1C)。
推荐意见9:不推荐药物治疗作为改善DCD儿童运动协调问题的一线治疗方案或单独治疗方式。对于存在共患病的DCD儿童,可根据具体共患病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2C)。
推荐意见10:推荐使用儿童运动成套评估工具第2版(MABC-2)作为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指标(1B)。推荐使用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和/或使用DCD日常量表问卷(DCD Daily-Q)作为康复治疗效果的补充评估指标(1C)。
推荐意见11:未进行康复治疗的DCD儿童,运动障碍症状可持续至青春期甚至成年,影响成年后运动技能和新技能的学习(1B)。此外,DCD儿童罹患肥胖和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