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骨关节三科 蔡柯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EAPs)是一类在施加电场或化学刺激时能够产生形变、发电或改变其电学特性的高分子材料。1957年,日本学者Yasuda首次观察并记录了骨组织的压电效应,即在机械应力作用下产生电势的现象,从而证实了骨组织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电活性材料。2007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uarino和Ambrosio团队发表了聚吡咯涂层支架用于骨再生的开创性研究,此举开创了电活性骨修复材料研究的先河。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证明了电刺激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骨修复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在骨科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和潜力。首先,在
目前,电活性骨修复材料正在蓬勃发展并朝着可降解化、智能化以及多功能化方向迈进。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可避免二次手术需要;利用AI算法调节电活性聚合物的电刺激参数,可以实现针对个体的骨疾病治疗方案,有望攻克复杂损伤治疗难题;而4D打印技术将促进动态支架的发展,使其能够根据骨再生的微环境自动调整结构,以适应骨生长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展望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生物电子学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深入融合,电活性骨修复材料极有可能成为骨科诊疗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进而推动智能医疗的发展,并为精准医疗开辟新的道路。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2025年7月第31卷第7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