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笔记丨划重点!中国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版)要点解析(上) ​
2025-08-04

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定义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临床分期中的III期且无远处转移病变的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更近早期而非晚期1。全球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10%为LABC,发展中国家占比略高。长期以来,LABC诊疗被归入晚期指南,缺乏专属规范;定义模糊、研究稀少,导致其治疗策略争议不断。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牵头发布《中国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版)》(下简称“共识”),为LABC量身打造多学科规范。新版共识有哪些关键要点?本期整理要点解析(上)篇,让我们一探究竟!


临床诊疗要点

按照《中国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版)》1推荐


●LABC的主要表现及分类

●LABC的新辅助治疗

●LABC的手术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


1.LABC的主要表现及分类1


主要表现:LABC主要表现为累及乳腺和区域淋巴结。

若主要累及乳腺皮肤或胸壁,即为AJCC分期中的T4,即局部受累;

若主要累及区域淋巴结,则为AJCC分期中的N2或N3,即区域受累;

若乳腺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均受累,则为局部区域受累。


上述T4、N2或N3既可以是临床分期中的肿瘤和淋巴结分期,也可以是病理分期中的肿瘤和淋巴结分期。从LABC治疗决策制定角度考虑,临床分期的价值更大。因此,结合临床查体和辅助检查获得的临床分期对LABC的判断尤为重要。


分类:经分期判断为LABC后,临床上常按是否可行手术分为:

可手术LABC(IIIA期);

不可手术LABC(IIIB期和IIIC期)。

NCCN指南将不可手术LABC具体描述为:炎性乳腺癌、肿大且融合固定的临床N2、临床N3以及临床T4期乳腺癌。


部分学者认为,即便肿瘤侵犯皮肤或胸壁,或区域淋巴结肿大融合,只要局部累及范围未超过乳腺皮肤的1/4、淋巴结虽融合但仍可推动、腋窝淋巴结未包绕腋静脉、根治性切除手术在技术上可行,此类病例虽临床分期为IIIB期,仍可视为可手术范畴。因此,不可手术LABC的定义尚存争议,仍需进一步细化分类与精准定义。


共识专家组建议,不可手术LABC的定义不宜简单等同于IIIB期和IIIC期。对于局部及区域受累有限、仍可施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例,不应直接归为不可手术LABC,以免患者失去根治机会。不可手术LABC特指IIIB/IIIC期中的炎性乳腺癌,或经临床审慎判别为确实难以实施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通过乳腺的查体和超声、MR,以及胸部CT检查评估乳腺皮肤累及范围超过乳腺皮肤的1/4,肿瘤已与胸壁固定不可推动或侵及胸膜,腋窝淋巴结融合固定不可推动,腋窝肿大淋巴结已包绕腋静脉)。


2.LABC的新辅助治疗1


新辅助治疗是在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之前开展的系统性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新辅助靶向治疗和新辅助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最重要的指征和意义在于对不可手术LABC开展系统治疗从而降低临床分期,获得手术机会。


共识专家组建议:对于不可手术LABC,应根据患者的乳腺癌分子分型、药物可及性及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新辅助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以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靶向治疗为常用且优先推荐的方案;对于可手术LABC,应优先把握手术时机,尽早施行根治性手术,避免随意扩大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以防止疾病进展导致患者丧失原本具备的手术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中国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诊疗专家组. 中国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5 年版)[J]. 中国研究型医院(中英文), 2025, 12(3): 1-10. DOI: 10.19450/j. cnki.jcrh.2025.03.001. ​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