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王彩虹教授团队揭示类风湿关节炎代谢-免疫发病新机制——色氨酸代谢的犬尿氨酸途径与Tfh/Tfr免疫失衡关联
2025-07-28

医脉通邀请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王彩虹教授(通讯作者)及其团队吴瑞荷博士(第一作者),分享其在风湿病学领域期刊《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上的最新研究成果——《Serum tryptophan-kynurenine metabolites served as biomarkers of disease activ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linked to immune imbalance》。


专家简介


图片

王彩虹 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 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晋英才领军人才,山西省医学科技卓越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卫健委百千万高端领军人才

  •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

  •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风湿病学会候任主委

  •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

  • 山西省医师协会免疫微生态专委会主委

  • 山西省风湿医师协会副会长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委及感染学组副主任委员

  • 山西省风湿免疫性疾病精准医疗工程中心主任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委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第一2项,第二1项),获国家专利3项

  •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9项(第一5项)

  • 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SCI通讯作者30余篇,中华级70余篇

  • 专著《Treg-自身免疫耐受》主编、《免疫微生态学》副主编



图片

吴瑞荷 博士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22级风湿免疫专业博士研究生

  • 发表SCI文章4篇(1区2篇)、中华级文章1篇、国内外会议论文多篇

  • 主持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1项,参与山西省“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项目重大科技攻关专项1项

  • 山西医科大学2022届优秀毕业生

  • 获2022年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4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研究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性滑膜炎和侵袭性关节炎,其发病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的过程,始于一些风险因素(包括基因和环境暴露),逐渐导致免疫失衡的启动和扩大,其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免疫失衡发挥重要致病作用。探究导致Th17/Treg和Tfh/Tfr免疫失衡的上游因素是RA研究领域的热点。新兴证据表明,代谢改变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参与RA发病,其中色氨酸(Tryptophan, Trp)在调节免疫耐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代谢异常为R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然而,Trp代谢物作为RA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及其与RA免疫失衡的关系仍未确定。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符合2010年ACR/EULAR分类和诊断标准的新发RA患者29例作为RA队列,以及同期1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HC)。通过Trp代谢组学定量分析,探讨RA的Trp代谢特征,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RA相关疾病生物标志物,构建分类模型,分析其与RA免疫失衡的关系。


研究结果

➤ 基线特征

RA和HC之间的人口统计学数据相似。所有患者均为血清学阳性。RA患者的外周免疫表型显示Tfh细胞增加[11.00(5.56-19.00)vs.6.00(3.50-10.26), P=0.021]、Tfr细胞减少[4.00(2.26-7.00) vs.6.16(3.07-8.50), P=0.040),导致Tfh/Tfr细胞失衡[2.91(1.74-4.97) vs.1.11(0.83-1.30), P<0.001]。


➤ RA患者血清Trp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改变

本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靶向Trp定量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并分析初诊RA患者和HC血清中Trp代谢产物,系统性描绘了RA患者血清Trp代谢特征。结果显示RA患者Trp代谢异常,其中以犬尿氨酸(Kyn)代谢途径异常为著(图1A),而Trp-吲哚和Trp-5羟色胺途径在RA和HC间无差异(图1B-C)。基于不同代谢途径水平下Trp代谢物的相对丰度的分布热图表明RA和HC之间的血清Trp代谢物不同(图1D)。将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相结合,以识别差异Trp代谢物(定义为VIP>1,P值<0.05,FC≥1.2或≤0.8)。根据Trp差异代谢产物的条件,鉴定了7种差异血清Trp代谢产物,包括Trp、Kyn、犬尿酸(KynA)、黄尿酸(XA)、朱砂酸(CA)、烟酸(N-Acid)和吲哚-3-甲醛(ICAld)。采用火山图展示差异代谢物,这7种差异代谢物均下调(图1E)。这些代谢产物与疾病活动以及抗体产生相关,明确了Trp代谢在RA发病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图片

图1 血清色氨酸代谢产物的靶向定量分析结果


➤ 从Trp代谢产物中识别RA相关疾病生物标志物并构建RA-HC分类模型

进一步对差异代谢物进行机器学习算法筛选核心代谢物。首先,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种下调的Trp代谢产物均与RA相关(图2A)。然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重要性进行评估,选取平均下降准确度(MDA)得分高且P值<0.05的特征,最终选取4个特征即Trp(MDA=20.766, P=0.009),XA(MDA=17.956, P=0.009),CA(MDA=12.041, P=0.019)和KynA(MDA=5.961, P=0.040)为RA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均来自Trp-Kyn通路(图2B)。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以上4种差异代谢物的RA-HC代谢诊断分类模型,ROC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类模型相较于单个代谢物表现出更好的区分度[AUC=0.951,95%置信区间(CI)=0.897-1.000)](图2C-D),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准确度=0.813,精密度=1)。用5倍交叉验证训练的基于随机森林的模型具有100%的准确度(图2E,AUC=1.00)。此外,通过该模型中的代谢物水平可以对RA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进行精准分层(轻、中、重)。



图片

图2 RA相关潜在疾病标志物的鉴定以及RA-HC分类模型的构建


➤ Trp-Kyn通路代谢产物与类风湿关节炎外周免疫表型的关系

后续对4种差异代谢物与Th17、Treg、Tfh和Tfr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Trp-Kyn通路代谢物与RA免疫失衡相关。具体来说,降低的Trp和XA与不平衡的Th17/Treg细胞负相关,减少的KynA与Tfh/Tfr细胞失衡呈负相关。这一结果强有力地证明:Trp-Kyn代谢途径异常很可能通过破坏免疫平衡,从而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的“推手”作用!


图片

图3 健康状态和RA中Trp-Kyn代谢的总结


研究结论


Trp-Kyn代谢的改变可能参与RA的发病机制。我们强调了Trp-Kyn代谢途径与RA免疫失衡的关系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价值。


王彩虹教授点评

作为全球影响超4000万人的慢性疾病,RA的发病机制一直被视为医学难题,其发病如同一个复杂的“多米诺骨牌”,始于遗传、环境等因素,逐渐导致调节免疫平衡的关键免疫细胞Tfh/Tfr失衡,最终促进疾病发生发展。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触发这种“免疫内战”的上游开关,近年来,代谢异常在RA中的作用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Trp及其代谢产物,被发现在调控免疫耐受方面扮演着关键“信使”的角色。Trp代谢异常是否就是RA免疫失衡的“钥匙”,Trp代谢物作为RA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及其与RA免疫失衡的关系如何仍未确定。


本研究首次利用RA潜在的Trp-Kyn代谢物构建分类模型,成功区分RA并对疾病活动性进行分层,这一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可能是实现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工具,将Trp-Kyn代谢产物与抗CCP和RF等已建立的标记物整合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种综合方法在高危人群或有亚临床症状的个体中尤其有价值。另一方面,鉴于Trp-Kyn代谢产物与疾病活动指标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该模型可用于RA疾病活动的动态监测,定期评估血清Trp-Kyn代谢物水平可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来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总的来说,Trp-Kyn代谢分类模型的建立为理解和管理RA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此外,还发现Trp-Kyn代谢途径产物改变与Th17/Treg和Tfh/Tfr细胞失衡有关,为Trp-Kyn代谢与RA免疫失衡之间的串扰的潜在作用提供了见解,首次在代谢异常与免疫紊乱之间架起科学桥梁。据此,我们假设Trp-Kyn代谢途径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失衡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这揭示了一个新的RA致病机制,也为RA诊疗领域提供了新的新路。从Trp-Kyn代谢途径入手干预免疫失衡,有望为更有效和更有针对性的RA管理策略铺平道路,缓解RA疾病活动,实现靶向治疗,甚至通过应对当前的挑战和将研究扩展到相关机制来实现未来RA的预防和治疗,这不仅为饱受RA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标志着我们向攻克这一顽疾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人类有望通过调控Trp代谢网络,实现RA的早期预警、精准分层治疗乃至疾病预防,彻底改写这一“不死癌症”的诊疗格局,期待后续研究能尽快将这一发现转化为惠及患者的临床实践!


编辑:吴瑞荷博士、李葆宸博士

审核:王彩虹教授

参考文献
0.Wu R, Li B, Su R, et al. Serum tryptophan-kynurenine metabolites served as biomarkers of disease activ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linked to immune imbalance. Arthritis Res Ther. 2025;27(1):136. Published 2025 Jul 5. doi:10.1186/s13075-025-03596-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