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及诊疗要点丨临床必备
2025-07-26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导语


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梗阻性黄疸发生时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道系统压力升高,将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保护屏障削弱,肠道细菌容易侵犯肝胆系统、血液系统,发展为菌血症、毒血症,可引起多个器官感染而功能衰竭。早期诊断明确病因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及诊疗要点进行介绍。


病因


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结石

胆结石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们可能从胆囊滑落到胆管中,造成堵塞。

➤肿瘤

胆管、胰腺或肝脏的肿瘤可能压迫胆管或合并胆管内癌栓,引起梗阻。

➤炎症

主要包括急性或慢性胆管炎和胆管周围器官的炎症,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胆管炎、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胆管炎及胰腺炎等,引起黄疸的主要机制是胆管壁水肿、增生,管腔狭窄或外在压迫。

➤寄生虫

在某些地区,蛔虫、肝片吸虫等寄生虫可能侵入胆管,引起梗阻。

➤先天性异常

如胆管发育不良,先天性胆道闭锁或胆管囊性扩张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胆道梗阻。


临床表现和诊断


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慢性期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钝痛,急性期可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右上腹绞痛;皮肤及巩膜黄染;食欲减退、厌油、乏力、消瘦;高热、寒战,胆汁长期淤积在胆管内易继发感染;尿液发黄;大便呈灰白色、陶土样。


梗阻性黄疸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和寻找病因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超声、CT、MRI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梗阻的位置和原因。


治疗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解除良恶性病变造成的肝内外胆道梗阻,引流胆管蓄积的胆汁,减轻皮肤、黏膜黄染、预防肝胆管系统的感染。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手术、内镜治疗以及介入治疗或保守对症治疗方案(图1)。


image.png

图1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

LCBDE+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S,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EN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RBD,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EUS-BD,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


参考文献:

[1] Liu JJ, Sun YM, Xu Y, et al. Patho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obstructive jaundice. World J Gastrointest Surg. 2023 Jul 27;15(7):1262-1276.

[2] 井学敏,葛慧娟.梗阻性黄疸手术的全流程管理指南[J].肝博士,2024,(06):41-43.

[3] 金龙,邹英华.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专家共识(2018)[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03):504-508.

[4] 杨小周,张灵强,王晶晶,等.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22,44(07):1083-1087.

[5] 夏振威.梗阻性黄疸:一场肝脏胆管系统的“交通堵塞”[J].肝博士,2024,(06):19-20.

[6] 黄怡,杜超,张勇,等.梗阻性黄疸病因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23,35(01):76-7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