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13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携手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
大会致辞
白血病专场在哈尔滨
贡铁军教授主持
沈志祥教授致辞
王建祥教授致辞
姜尔烈教授致辞
学术报告
01红细胞疾病学科创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实践探索
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红细胞疾病的临床异质性大,临床诊疗存在诸多难题。针对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诊断难、复发难治等问题,研究发现KLRG1可作为特异性标志物,且证实PI3K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患者。在
侯明教授、张会来教授主持
施均教授作专题报告
02破局诊疗难点:老年与继发性AML的实践探索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中兴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苏江教授分享了老年和继发性
继发性AML与老年AML常交互共存,这类患者通常伴有高危预后因素和较低的体能状态,因此对靶向药物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FLT3、BCL-2、IDH1/2及Menin抑制剂已共同构成AML的靶向治疗药物阵列。靶向药物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以及靶向药物之间的协同联用,在AML患者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中,CMG方案(低剂量
姜中兴教授主持
张苏江教授作专题报告
03MDS治疗策略:从标准到前沿
在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常春康教授详细介绍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疗进展。
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不断递增。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及分子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M)均强调可根据分子学特征对MDS进行分类,结合基因突变的IPSS-M可更精准地评估患者预后。对于高危MDS患者,去甲基化药物(HMA)联合其他药物(如BCL-2抑制剂)的“HMA+X”方案已成为基石治疗,但HMA治疗失败仍是亟待解决的临床挑战。对于MDS的疗效评估,临床应重视细胞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缓解,可提供更精准的评价依据。
韩冰教授主持
常春康教授作专题报告
04引领治疗变革:ALL的靶向治疗进展
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素君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刘兵城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迎教授深度剖析了
当前ALL治疗已形成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
高素君教授、刘兵城教授主持
王迎教授作专题报告
05关注特殊人群:老年AML治疗新策略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牛挺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魏辉教授就老年AML的治疗进展进行了深入分享。
老年AML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既往治疗方案的疗效欠佳。近年来,老年AML患者的疗效逐步改善,这与治疗策略的优化密切相关。老年AML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体能状态、合并症及遗传学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靶向治疗的发展为老年AML患者带来新希望,多种联合治疗方案提高了完全缓解(CR)率,并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尤其对伴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效果更明显。未来,基于分子遗传学和MRD监测的精准治疗,将进一步提升老年AML的诊疗水平。
牛挺教授主持
魏辉教授作专题报告
06追求更佳获益:CML患者TKI治疗优化之路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京华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以“
TKI剂量优化对改善CML患者耐受性、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研究显示,CML患者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后降低TKI剂量,不影响达到更深的分子学反应和维持MMR。一项关于第三代TKI不同起始剂量的回顾性研究显示,30mg起始剂量组在分子学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与40mg组相似,但在耐受性方面更优。这些发现为CML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平衡疗效与安全性的剂量调整策略成为临床关注重点。
王京华教授主持
江倩教授作专题报告
07迈向无化疗时代:
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治林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曾东风教授的主持下,北京朝阳医院主鸿鹄教授分享了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新模式。
在
贾治林教授、曾东风教授主持
主鸿鹄教授作专题报告
08条分缕析:ALAL的规范化诊疗与鉴别思路
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少元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彭军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秘营昌教授系统介绍了系别模糊急性白血病(ALAL)的分类演进及诊疗要点。
ALAL的诊断核心在于原始细胞≥20%且免疫表型无法明确归入单一谱系,包括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和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精准诊断与基于分型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对于伴BCR::ABL1的MPAL,目前的治疗推荐采用ALL治疗方案联合TKI,对于伴B细胞/髓系白血病特征的MPAL未特指型(NOS),其治疗方案则倾向采用ALL治疗方案。秘营昌教授团队探索了含维奈克拉的低强度联合方案在ALAL患者中的应用,显示出较高的缓解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王少元教授、彭军教授主持
秘营昌教授作专题报告
会议总结
大会接近尾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邵英起教授的主持下,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方美云教授进行了总结。本次大会涵盖红细胞疾病、ALL、AML及CML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了国内白血病诊疗的最新进展,尤其在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无化疗方案创新等方面的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近年来白血病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令人瞩目,急性白血病患者的CR率大幅提升,离不开诊断技术的革新与治疗策略的优化,彰显了学界攻坚克难的不懈努力。当前白血病领域仍存在部分尚未攻克的诊疗难题,亟待学界同仁凝聚智慧、共话新篇,为推动血液学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邵英起教授主持
方美云教授总结
医脉通将持续为各位同道报道2025 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各专场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