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20日,2025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第二届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大会在上海圆满收官。7月20日,会议设立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第二届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第二届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聘书颁发仪式于7月20日上午举行。仪式上,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夷征宇会长为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以肯定其在该领域的深厚专业造诣与突出贡献。
随后,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第二届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糜坚青教授发表致辞,强调委员会肩负着推动血液医学转化领域发展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并明确了未来工作方向:一是传承学术传统,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强化行业内的交流协作与经验共享;二是深化与药企的联动合作,促进企业资源与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以创新碰撞激发成果转化活力,助力提升血液疾病诊疗水平;三是加强科研与基础研究的深度耕耘,搭建课题申请与研究平台,为领域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仪式最后,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第二届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全体专家合影留念,共同定格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时刻。
AML专场:聚焦靶向与创新疗法,共探AML诊疗新路径
随着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AML治疗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军民教授的精彩致辞后,专场围绕AML的靶向治疗进展与治疗策略优化展开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指出,AML的治疗已迈入精准靶向时代,分子分型作为指导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其临床价值愈发凸显。针对CBFβ-MY111阳性AML患者,专家深入剖析了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诊疗中面临的挑战,并分享了其潜在的应对路径。同时,专家围绕家族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中兴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专场汇聚了AML靶向治疗、创新疗法及老年患者优化治疗等多方面的前沿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推动这些成果向临床转化,惠及更多AML患者。
移植专场:聚焦临床应用创新,共话规范诊疗与技术突破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多种恶性血液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在我国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为无数深陷困境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专场聚焦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展迅速,不断涌现的中国经验和高质量研究数据,为改善移植患者预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河南省肿瘤医院房佰俊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胡炯教授对专场内容进行了总结,强调未来需持续深耕创新研究,推动新型靶向药物与移植技术的整合应用,最终实现提升移植后长期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的目标,让更多患者受益。
MDS/MPN专场:深耕机制研究与临床转化,共探精准诊疗新路径
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快速发展,正深刻重塑MDS的诊疗格局,推动MDS分型诊断迈向精准化时代,为提升整体诊疗水平注入了核心动力。MDS/MPN专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佟红艳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
会上,与会专家们聚焦MDS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的探索方向,为精准诊疗提供创新思路。同时,解析
与会专家指出,MDS/MPN领域的突破离不开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动,从机制探索到方案优化,从新药研发到规范完善,共同推动诊疗迈向精准化。糜坚青教授对专场内容进行了总结,强调未来需聚焦临床需求,强化多学科协作,更要深化与药企的创新合作,加速基础研究向临床药物与治疗方案的转化,让前沿成果更快惠及患者,最终实现从“疾病控制”向“高质量生存”的跨越。
总结
7月20日的会议内容丰富,围绕AML、造血干细胞移植、MDS/MPN等关键领域的研究进展展开深度研讨。会上不仅呈现了基础研究的突破性发现,分享了临床实践的创新性成果,更通过跨领域协作的思路碰撞,为血液医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智慧与动力。随着各专场圆满结束,本次会议顺利落幕。会议的落幕也标志着新的起点。未来,医学同道们将在科技创新与临床关怀的协同驱动下,推动血液医学向更深层次的转化研究拓展,凝聚攻克血液疾病的强大合力,助力血液领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