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例思辨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余永武教授团队病例分享:一场急性肾损伤风波
2025-07-11

医脉通肾内频道全新推出"肾例思辨"系列栏目,旨在通过分享肾脏病领域的经典病例诊疗经验,拓宽医护人员的临床思路,助力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水平,最终使广大患者获益本期特邀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肾内科张恩翔医生分享1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肺炎继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疗流程,并邀请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肾内科余永武教授对该病例进行专业述评。




病例信息






主诉

患者男,51岁,入院时间:2025年5月4日。发现肌酐升高5天,乏力伴恶心1天



现病史

患者5天前2025-4-30于呼吸科门诊复查,白细胞计数 14.7x109/L,血红蛋白 135g/L,C反应蛋白 1.89mg/L;白蛋白 47.6g/L尿素 27mmol/L,肌酐 268μmol/L,尿酸 712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53.1μ/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41.1μ/L,未进一步专科就诊。1天前患者出现食欲下降,进食较前明显减少,伴恶心及乏力,自觉尿量减少,无腹泻,自行服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治疗,效果不佳,今日至我院急诊就诊,查:尿素 49.2mmol/L,肌酐 892μmol/L钙 2.05mmol/L,肾小球滤过率 5mI/min,钠 124.6mmol/L,氯 91.3mmol/L二氧化碳测定 14.3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2μ/L6.96 mmol/L考虑存在急性肾功能不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予以碳酸氢钠纠酸,高糖胰岛素及钙剂降钾治疗,现为进一步诊治收治入院。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可,食欲下降,尿量减少,具体尿量不详,便秘。




既往史

2020年诊断高血压,血压最高190/100mmHg,曾口服阿利沙坦酯片,半年前因低血压暂停降压药。2020年因胸闷于我院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并于前降支开口置入支架1枚。2025年2月于我院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炎,自2025年2月18日加用甲强龙40mg治疗,并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2片Qd预防卡肺治疗,后激素逐渐减量,目前激素已减量至4mg Qd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




个人史

长期大量吸烟史,20支/日×40余年,大量饮酒史,2两白酒/日×20余年,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神清,精神弱,血压 88/52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双眼球结膜充血左眼为著。躯干部皮肤散在色素沉着




辅助检查

【急诊化验】


-血气pH 7.25,PO92.9mmHg(氧和指数 442mmHg),PCO31.1mmHg,钾 5.66mmol/L,钠 122.9mmol/L,乳酸 1.6mmol/L,实际碳酸氢根 13.3mmol/L


-血常规:白细胞 13.2*109/L(嗜中性粒细胞88.4%),血红蛋白 114g/L,血小板 149*109/L,C反应蛋白 22.35mg/L


-生化:肌酐 892μmol/L,尿素氮 49.0mmol/L,钙 2.0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 14.3mmol/L,钾 6.96mmol/L,钠 124.6mmol/L,氯 91.3mmol/L,TNI 0.00ng/ml,NT-proBNP 3779ng/ml








初步诊断:急性肾损伤、代谢性酸中毒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炎低钠血症血症




进一步诊疗





急性肾损伤(AKI)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见且具有高死亡风险的危重症,其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巨大的特点根据病变部位和病因不同,AKI可以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不同类别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表1),管理策略也有所不同1


1:AKI分类及其病因


图片

AKI:急性肾损伤,NSAIDs:非甾体抗炎药,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为明确患者肾功能不全病因,追溯患者此前呼吸科就诊记录:




2月4日

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伴咽痒,夜间咳嗽为著,无明显咳痰,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夜间大汗,自行口服银黄颗粒、白加黑等,效果不明显。



2月10日

患者发热,体温最高38.0℃,呈驰张热型,无畏寒、寒战,有咳嗽,无咳痰。




2月11日

【呼吸科门诊】

-血常规:白细胞 13.8*109/L(嗜中性粒细胞66.8%),血红蛋白 125g/L,血小板 249*109/L,C反应蛋白 64.32mg/L


图片


【呼吸科住院】

-血气:pH 7.44,PO2 58.9mmHg(氧和指数 280mmHg),PCO2 37.1mmHg,钾 3.6mmol/L,钠 125.6mmol/L,乳酸 2.11mmol/L,实际碳酸氢根 26mmol/L

-尿常规:pH 5.5,比重 1.015,蛋白质阴性,白细胞阴性,红细胞阴性

-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8μ/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1.7μ/L,白蛋白 27.3g/L,肌酐 57μmol/L,尿素氮 2.7mmol/L,矫正钙 2.06mmoI/L,二氧化碳结合力 26.7mmol/L,钾 4.59mmol/L,钠 131.5mmol/L,氯 99.8mmol/L,TNI 0.00ng/ml

-凝血:D二聚体 0.47μg/ml,凝血酶原时间 12.3s,活化的部份凝血活酶时间 35.8s,纤维蛋白原 6.74g/L,凝血酶时间 12.9s,国际标准化比值 1.12,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 83%

-MPO阳性,呼吸道病原学检查、G实验、GM实验、T-SPOT阴性



2月12日

BAL+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




2月13日

肺泡灌洗液NGS提示惠普尔养障体,加用美罗培南1g Q12h静滴+复方磺胺甲噁唑2片Bid口服。



2月17日

病理结果回报,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肺炎,复查胸部CT,病灶吸收差,2月17日加用甲强龙40mg Qd静滴,激素3天后,CT较前略有好转。




2月20日

出院,出院医嘱:激素改为口服,嘱激素逐渐减量(40mg总疗程1周后减量至20mg1周),磺胺2片Qd,奥美拉唑20mg Qd,碳酸钙0.75g Bid,激素减至5片,期间自行停药,后出现皮疹,皮肤科考虑过敏性皮炎,后激素2片口服,皮疹自行消退。





  • AKI病因分析

-肾前性AKI:入量不足、低血压


-肾性AKI:皮疹(急性间质性肾炎?)MPO阳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PPI(急性肾小管坏死?)


-肾后性AKI:尿量减少



  • 下一步诊治思考


-急性肾小管坏死:补液、纠酸、停用PPI


-急性间质性肾炎?:继续激素维持?


-ANCA相关血管炎?:复查血管炎指标,评估血管炎活动


-肾脏替代治疗










5月5日(入院第二天)复查

-血常规:白细胞 4.2*109/L(嗜中性粒细胞82.4%),血红蛋白 92g/L,血小板 91*109L,C反应蛋白 27.29mg/L


-尿常规pH 6,比重 1.015,蛋白质 1+,白细胞阴性,红细胞 2+(RBC0-2/HP)


-生化肌酐 923μmol/L,尿素氮 51mmol/L,钙 2.0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 18.9mmol/L,钾 3.67mmol/L,钠 136mmol/L,氯 97mmol/L,TNI  0.01ng/ml,NT-proBNP 1903ng/ml


-免疫组合IgG 4.53g/L,IgA 0.82g/L,IgM 0.41g/L,C3 0.78g/L,C4 0.28g/L


-24h尿蛋白定量1291mg(4000ml)


血沉:26mm/h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自身抗体、抗核抗体谱:阴性(后外送北大医院,结果仍阴性)


-血、尿免疫固定电泳:阴性


-肾脏超声:右肾囊肿,前列腺增大伴钙化


-眼科会诊:双眼结膜下出血,双眼视网膜动脉硬化(I级)


贫血方面


-铁指标:血清铁 17μmol/L,总铁结合力 53.87μmol/L,铁蛋白 74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 31.56%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2.1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0.05×1012/L,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 20.8%


-叶酸 8.6ng/ml维生素B12 293.89pg/ml


-大便潜血阳性普外科会诊:混合痔,予以对症治疗


【诊疗时间线】


图片


5月5日患者肌酐升至923μmol/L,24h尿量300ml,予以托伐普坦15mg Qd,5月6日尿量增至1350ml,加用布美他尼2mg Qd,5月7日尿量增至4000ml,停用利尿剂。后续患者尿量相对稳定,肌酐逐渐下降,为了进一步明确急性肾损伤病因,5月12日行肾穿刺检查。



5月12日肾穿刺

肾活检结果提示符合急性肾小管损伤


图片


图片




5月16日出院

-血红蛋白水平变化


图片


入院时患者Hb 114g/L,5月5日降至92g/L,5月15日降至80g/L。考虑患者入院时容量不足,且存在混合痔慢性出血,5月16日出院予以人促红素注射液(1ml:3000IU/支,1周2次,1次1支)。


图片


5月16日复检显示,患者24h尿蛋白由入院时1.2g降至约0.3g,肌酐水平进行性下降,遂予以甲泼尼龙片维持治疗(4mg/片,1天1次 1次1片),予以碳酸氢钠片进行纠酸治疗(0.5g/片,1天3次1次2片)。



5月27日、6月18日随诊

肌酐降至正常范围(82μmol/l),血红蛋白稳固升高至112g/L。


图片


图片



专家点评





余永武教授:

急性肾损伤是肾脏病领域的急危重症,其防治需重点关注四个关键环节:早期预警、病因判断、及时干预和长期随访。本病例虽然临床表现较为典型,但此类情况在临床实践中仍易被忽视,因此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从诊断思路上看,该病例的分析较为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首先,应深入探讨肾小管损伤的可能病因,尤其是患者所服用药物的潜在肾毒性作用。其次,尽管肾穿刺病理未提示间质损伤,但患者存在血红蛋白降低的情况,仍需结合临床资料排除间质性肾炎或其他隐匿性病因。此外,患者已进入多尿期,建议详细描述其多尿特点,例如是否以夜尿增多主,并量化昼夜尿量比,以评估肾功能恢复情况。





图片

病例分享专家

张恩翔 医师

  • 北京垂杨柳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长学制

  • 从事于急慢性肾脏病的诊治及研究,主要致力于腹膜透析相关工作


图片

病例点评专家

余永武 教授

  •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 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


  • 北京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委员


  • 北京市肾内科与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评审培训专家


  •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透析通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血液净化专委会常务委员


  •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务委员


  • 北京医师协会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


  • 北京医师协会肾脏病专科医师分会理事


  • 北京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委员、CKD-MBD学组副组长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委会委员


  • 朝阳区预防医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 朝阳区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