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精读丨淋巴结阴性、小肿瘤乳腺癌的全身治疗策略探索
2025-07-08

随着乳腺癌筛查技术的进步与早筛理念的普及,早期淋巴结阴性小肿瘤(T1a/bN0)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显著增加,约20%新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病灶≤1cm且无淋巴结转移(T1a/bN0)1。此类患者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复发转移。随着T1aN0与T1bN0患者的检出率提升,临床需要对这类患者的治疗策略优化给予充分重视。然而,T1a/bN0患者常被排除在辅助治疗临床试验之外,此类患者的辅助治疗策略有待进一步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npj Breast Cancer(IF=7.6)的综述文章系统整理了不同分型的T1a/bN0乳腺癌辅助治疗研究进展,并探索了其未来发展前景,旨在为不同分型的T1a/bN0乳腺癌辅助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1。医脉通整理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DM_20250708132915_001.png


不同亚型的T1a/bN0乳腺癌辅助治疗策略探索


01 HR+/HER2-乳腺癌


HR+/HER2-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60%至75%,是乳腺癌亚型中预后较好的一种。在这类亚型乳腺癌中,T1a/bN0患者的全身治疗手段主要是内分泌治疗。目前尚缺乏仅针对HR+/HER2-、T1a/bN0患者辅助化疗疗效与安全性探索的前瞻性研究。TAILOR-X研究评估了HR+/HER2-、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分别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联合化疗的疗效,这些患者的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介于11-25间,且肿瘤大小1.1~5.0cm或0.5~1.0cm但伴有不良组织学特征(核分级中等或较差/组织学分级2级或3级/存在淋巴血管侵犯)。结果发现,在意向治疗(ITT)人群的分析中,单纯辅助内分泌治疗并不逊色于内分泌联合化疗,但该试验仅纳入了13%具有不良组织学特征的T1b期患者,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足。另一项MINDACT研究探索分析结果提示,在入组的715例T1a/bN0、HR+/HER2-乳腺癌患者中(T1a期34例,T1b期681例),17.3%的患者经70基因检测后被归类为基因组高风险人群,但此类患者并未从化疗中获益。


综上所述,T1aN0患者不符合辅助化疗试验或TAILOR-X研究的入组条件,缺乏前瞻性证据支持该类患者的化疗策略。对于T1bN0患者,目前尚无关于辅助化疗获益的前瞻性研究数据。然而,TAILOR-X研究提示,核分级中等或较差/组织学分级2级或3级/存在淋巴血管侵犯的T1bN0患者可进行21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豁免化疗的安全性。


02 HER2阳性乳腺癌


HER2阳性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T1a/bN0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复发风险低于10%。由于此类患者通常不符合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随机试验的入选标准,此前尚不明确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是否可以改善该人群的预后。


一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APT研究纳入了410例HER2阳性肿瘤≤3cm的N0患者(31%为T1b期,17%为T1a期),给予12周的紫杉醇治疗(每周一次)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1年(TH方案)。结果显示,患者的7年和10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93%和91%,总生存(OS)率分别为95%和94%。安全性方面,13例患者(3%)至少报告一次3级神经毒性的发生,2例患者出现3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13例患者因射血分数显著无症状下降而停用曲妥珠单抗。


另一项随机II期临床试验ATEMPT试验探讨了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与TH辅助治疗在I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约半数患者肿瘤直径≥1 cm)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中位随访5.8年时,T-DM1组观察到11起无浸润性疾病生存(iDFS)事件,5年iDFS率为97.0%,而TH组观察到9起事件,5年iDFS率为91.1%,但两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方面,两组的治疗相关毒性发生率相似。T-DM1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状态、日常活动能力方面表现更优,且神经病变发生率显著更低。当前,TH方案仍是T1N0 HER2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表1 淋巴结阴性、小肿瘤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探索1

DM_20250708132915_002.png


在此背景下,ATEMPT 2.0(NCT04893109)与ADEPT(NCT04569747)两项II期临床试验正在推进淋巴结阴性、小肿瘤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模式的革新。ATEMPT 2.0研究采用6周期T-DM1治疗序贯11周期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而ADEPT研究则探索了内分泌治疗联合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在HR+/HER2+、T1N0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前景。这些无化疗方案研究将为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降阶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基因检测也能帮助识别高风险的淋巴结阴性、小肿瘤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这一点也在APT研究和ATEMPT研究中得到了初步证实。


03 三阴性乳腺癌


I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所有TNBC的1/3,其中近1/3是T1a和T1b肿瘤。未经化疗的T1a与T1b TNBC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93%和90%。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2010年至2019年间被诊断为IA期TNBC患者(11%为T1a,25%为T1b)的辅助化疗治疗模式及其生存结果。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接受化疗,T1a期肿瘤的患者预后良好。在T1b患者中,化疗与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无显著关联。在此背景下,临床需进一步筛选出可能从化疗中获益的患者。


既往研究发现,TILs水平≥30%的I期TNBC患者较<30%的患者具有更高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96% vs 87%;HR 0.45;95% CI,0.26-0.77)。然而,研究者尚未在T1a/b亚组人群中观察到TILs水平与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的相关性。鉴于T1a/b患者预后良好,临床需要更大的队列和更长的随访时间来确定TILs水平在T1a/b TNBC中的作用。此前曾有一项研究提示,T1bN0 TNBC患者的生存结局与TILs水平相关,在未接受化疗的T1bN0 TNBC患者中,TILs水平≥50%的患者,5年RFS率、无远端复发生存(DRFS)率和OS率接近或超过90%。一项来自荷兰的研究发现,在TNBC N0的患者中(约40%为T2患者),TILs水平≥75%的患者预后极佳,15年内的远处转移或死亡累积发生率仅为2.1%,且TILs水平每增加10%,死亡风险降低19%。


当前,一项国际性、开放标签的患者偏好研究——OPTIMAL试验(NCT06476119)正在进行中,研究计划纳入I期TNBC且TILs评分较高(≥40岁患者TILs≥50%,<40岁患者TILs≥75%)的患者,旨在评估此类患者是否可豁免辅助化疗。除TILs水平外,TNBC-DX同样有望成为筛选化疗获益小型淋巴结阴性TNBC患者的检测工具。研究证实,TNBC-DX评分与病理完全缓解、无事件生存期和OS显著相关。


目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对T1bN0 TNBC患者考虑辅助化疗,而对于T1aN0 TNBC患者则不推荐常规使用辅助化疗,但在部分高危病例(如年轻且组织学分级较高的患者)中可酌情考虑。与此不同的是,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明确推荐T1bN0 TNBC肿瘤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同时指出T1aN0 TNBC肿瘤可能无需此类治疗。


表2 NCCN与ESMO指南对T1a/bN0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推荐1*

DM_20250708132915_003.png


小   结   


现有的前瞻性数据尚不足以充分证明辅助化疗在T1a/bN0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广泛应用化疗可能导致大量患者不必要地承受治疗毒性的风险,而仅有少数患者能从中获益。因此,临床实践中需要严格筛选需要接受辅助治疗的T1a/bN0患者。除了考虑临床和病理特征外,基因组检测工具也可用于识别高危T1a/bN0乳腺癌患者。我们期待相关临床研究的深入,以进一步优化T1a/bN0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策略和改善临床结局。


*该综述文章参考指南为《NCCN乳腺癌指南(2024.V3)》与《早期乳腺癌:ESMO诊断、治疗和随访临床实践指南(2024)》


参考文献
1.Gouveia MC, Scaranti M, Migliavacca Zucchetti B, Bonadio RC, Barroso-Sousa R, Leone JP. Unveiling the paradigm shift: systemic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small,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PJ Breast Cancer. 2025 May 16;11(1):4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