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
药物溶石是指利用特定药物改变尿液性质或化学成分溶解结石,特别是对于尿酸结石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目前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溶石仍存在适应证把握不准确、溶石前评估不充分、溶石过程中随访不系统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药物溶石方案,导致药物溶石未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
为进一步规范药物溶石方案,促进其临床应用,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结合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编写了《泌尿系结石药物溶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医脉通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01.适应证
①药物溶石主要用于治疗尿酸结石,临床较少用于胱氨酸结石和感染性结石的治疗;
②对于含钙结石的药物溶石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主要作用为抑制结石生长;
③根据结石成分,可作为各种尿路结石手术后残石或无法手术治疗的尿路结石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02.禁忌证
二、溶石前准备
01.患者评估
首先应评估患者的具体结石成分,结石成分分析是确定结石类型的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泌尿系超声、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CT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结石性质、大小、位置及尿路梗阻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02.支架预置
药物溶石前无需常规留置双J管,但在结石造成尿路梗阻、合并肾积水时留置双J管保护肾功能。
03.患者沟通
溶石前需征得患者或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充分说明治疗流程、预期疗效、可能并发症、预防措施等相关事项。
三、不同成分结石的药物溶石
口服药物溶石
01.尿酸结石:尿酸结石约占尿路结石的10%。其形成与
无法明确结石成分者可结合以下因素判断是否为尿酸结石:
①
②尿液pH值<5.5;
③透X线结石,CT值200~600 HU ,或双能CT的Ratio值≤1.15。此外,还可利用AI辅助与影像组学等技术预测结石成分,准确性可达90%以上。
常用药物:
枸橼酸盐、
推荐方案:
①均衡饮水,保证每日尿量至少2000 ml;
②饮食控制,限制动物蛋白和高嘌呤饮食摄入;
③碱化尿液,枸橼酸盐9~12 g/d,或碳酸氢钠1.5次,每日3次。由于钠盐可增加尿钙排泄,因此不推荐使用
④降低尿液中尿酸含量。如合并高尿酸血症或尿酸>4 mmol/d,可使用别嘌呤醇100~300 mg/d,儿童1~3 mg/(kg·d),孤立肾患者限制在100 mg/d;
02.胱氨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约占成人结石的1%,儿童结石的6%~10%,其与胱氨酸尿、低尿液pH值、尿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
常用药物:
枸橼酸盐、碳酸氢钠、胱氨酸结合硫醇药物(CBTDs)。枸橼酸盐和碳酸氢钠的主要作用是碱化尿液,增加胱氨酸的溶解度;CBTD;含有硫基,可还原胱氨酸的二硫键,将胱氨酸分解为半胱氨酸后与其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从而降低
推荐方案:
①均衡饮水,保证每日尿量至少3000 ml;
②限制高蛋氨酸食物和钠盐(<2 g/d)摄入;
③碱化尿液,枸橼酸盐9~12 g/d,或碳酸氢钠1.5 g/次,每日3次,将尿液pH值维持在7.5~8.0,根据尿液pH值调整药物用量;
④CBTDs,尿胱氨酸>3 mmol/d 时建议加用。常用a-巯基丙酰
03.草酸钙等含钙结石:含钙结石约占尿路结石的 80%,与尿量少及高钙尿、高草酸尿、高尿酸尿,低枸橼酸尿等密切相关。
常用药物:
噻嗪类利尿剂、枸橼酸盐、降尿酸药物、镁剂、钙剂、
推荐方案:
①均衡饮水,保证每日尿量至少2000 ml;
②钙摄入量1~1.2 g/d,动物蛋白摄入量0.8~1.0g/(kg·d),限制草酸、钠盐和过量动物蛋白摄入;
③高钙尿症,尿钙5~8 mmol/d时,口服构橼酸盐9~12 g/d 或碳酸氢钠1.5 g/次,每日3次:尿钙>8 mmol/d 时,口服
④低枸橼酸尿症,口服枸橼酸盐9~12 g/d;
⑤高草酸尿症,如为肠源性高草酸尿,口服钙剂>1000 mg/d,并联合镁剂200~400 mg/d;如为I型原发性高草酸尿,口服维生素B6 5~20 mg/(kg·d);
⑥高尿酸尿症,口服枸橼酸盐9~12 g/d和降尿酸药物;
⑦低镁尿症,口服镁剂200~400 mg/d。
四、随访及注意事项
目前对于药物溶石的治疗周期与随访频率尚无明确推荐,建议根据患者的结石负荷、溶石效果、药物耐受等情况决定。
小结
药物溶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辅助手段之对于尿酸结石和部分感染性结石,其可取得较好的结石溶解效果,而对于胱氨酸结石、草酸钙等含钙结石,其主要目的在于抑制结石生长、预防复发。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结石成分为混合性结石,而混合性结石的药物溶石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其溶石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结石学组.泌尿系结石药物溶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5;46(1):1-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