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
研究背景
术前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术后化疗的治疗模式,作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已沿用数十年。近年来,TNT已成为MRI定义的高危特征(如直肠系膜筋膜受累或壁外静脉侵犯)患者的治疗新选择。RAPIDO、PRODIGE-23试验及CAO/ARO/AIO-12试验均显示,相较于标准的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伴或不伴辅助化疗),在放疗/放化疗前后增加诱导化疗或巩固化疗,可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减少远处转移并改善无病生存期(DFS)。且目前学界已广泛认可,对于放化疗或TNT后达到pCR的患者,可省略根治性切除手术,转而采用“观察-等待”监测方案。本试验选择了CAO/ARO/AIO-12中已被证实更优的TNT方案,探讨是否可最大化临床完全缓解患者的比例,从而提高器官保留率。
研究方法
CAO/ARO/AIO-16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II期试验,在德国4个中心医院开展,纳入年龄≥18岁、组织学确认距肛缘12cm以内的cT1-2N1-2或cT3a-dN0/N1-2直肠腺癌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入组患者接受放化疗联合巩固化疗。放疗自第1天开始,每日1次(1.8 Gy/次),每周5天,共28次,总剂量50.4 Gy,同步接受
于TNT开始后第106天进行疗效评估,包括直肠指诊、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
在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0月7日期间,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91例患者患者接受放化疗,88例患者接受了巩固化疗,88例患者在TNT开始后中位107天时进行了首次疗效评估。
表1 患者基线信息
首次疗效评估结果
13例(15%)患者被归类为cCR,并被分配到观察-等待组。
33例(38%)患者符合near-cCR的标准,并在第196天进行第二次疗效评估。
42例(48%)患者因术前治疗未缓解,被转诊进行TME手术。
二次疗效评估结果
33例初始near-cCR的患者中21例(64%)转为cCR。
其中2例接受了局部切除术,组织学评估显示pCR。
其中10例因持续near-cCR行TME手术。
主要研究终点
初始91例患者中34例(37%)在TNT后达到cCR。
局部复发率
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在36例被分配至器官保留策略的患者中(观察等待组34例;局部切除组2例),16例(44%)在随访期间出现局部复发。首次疗效评估时达到初始cCR的患者与从near-cCR转为cCR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大多数局部复发发生在随访的前2年内。
生存结果评估
对于接受放化疗的91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未达到,3年OS率为94%(95% CI 89-100)。
中位DFS为51.3个月(95% CI 40.0-62.7),3年DFS率为65%(95% CI 56-77)。
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未达到,3年RFS率为80%(95% CI 72-90)。
中位无TME生存期为6.1个月(95% CI 4.3-8.0),3年无TME生存率为21%(95% CI 14-32)。
无论是否发生局部复发,接受立即TME的患者与通过观察-等待或局部切除的患者在无复发生存期方面无显著差异。
图1.(A) 无TME生存期。(B)按治疗组和手术时机划分的无复发生存期
安全性
放化疗期间,91例患者中17例(19%)出现3级毒性反应,最常见的3级毒性为
巩固化疗期间,88例患者中17例(19%)出现3级毒性反应,最常见的3级毒性为
总体而言,91例患者中33例(36%)在TNT期间出现3级或4级毒性反应。
表2 安全性分析
研究结论
本研究中,患者对TNT各阶段治疗依从性良好,3-4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与既往直肠癌TNT研究报道的范围一致,3年无TME生存率与既往CAO/ARO/AIO-12研究中接受初始放化疗后序贯巩固化疗并强制接受TME患者的pCR率相似。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