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患者经常会出现在各种类型的手术中,包括择期和急诊手术。麻醉医师需要有能力并能够为这些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肥胖患者的气道管理至关重要,其最终目的是提供持续的氧合,防止全身麻醉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和缺氧。近期,肥胖和减重麻醉学会(SOBA)制定了肥胖患者气道管理的最佳实践建议,以期能够提高肥胖患者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前评估
所有肥胖患者均应在手术前进行正式气道预评估(D级,强推荐)。
患者应知晓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气道困难(D级,强推荐)。
在择期手术前患者可能受益于与麻醉医师面对面的约谈(D级,强推荐)。
术前与患者的评估讨论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减少使用医学术语(D级,强推荐)。
对于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无创通气的患者应在手术当天携带相关机器设备(C级,强推荐)。
计划安排
手术室排单表应标记 BMI > 40 kg.m-2 的患者(D级,强推荐)。
在制定手术室排单时,对于肥胖患者应考虑延时的需求(D级,强推荐)。
应考虑进行麻醉的地点,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在需要进行手术室气管插管时,应配备适当的设备和人员(D级,强推荐)。
患者的 BMI 和任何预期的困难应在小组简报会中讨论(D级,强推荐)。
在麻醉诱导前,麻醉小组应讨论详细的气道管理策略,包括困难气道情况下的急救策略(D级,强推荐)。
如果有任何迹象表明气道管理策略可能以D计划(紧急颈前气道)告终,则必须考虑包括清醒气管插管和区域麻醉在内的替代技术,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做出风险-获益决策(D级,强推荐)。
包括手术室和设备的布局,应考虑人体工程学(D级,强推荐)。
最迟应在小组简报会中讨论麻醉调整所需的设备(D级,强推荐)。
应考虑使用辅助人工搬运的设备(例如:转移垫/滑移垫)(D级,强推荐)。
应考虑使用辅助患者
应提供适当的设备,用于将患者安全固定在手术床上(D级,强推荐)。
在小组简报会之前,应检查手术台的承重限制(D级,强推荐)。
在麻醉诱导前,可考虑使用超声引导识别并标记环甲膜(若使用环状软骨加压则为环状软骨),用于快速序贯诱导和气管插管(C级,强推荐)。
面罩通气和预充氧
患者应在斜坡,≥30°头高体位进行预充氧,最好在手术室进行(A级,强推荐)。
预充氧应该尽快开始(D级,强推荐)。
高 BMI 患者使用面罩通气更可能存在困难,使用双人技术和声门上气道装置(SADs)进行辅助可能有帮助(C级,强推荐)。
与面罩通气一同使用鼻导管(高流量或低流量)给氧技术,可能带来获益并延缓去饱和过程(A级,强推荐)。
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吸氧(HFNO)作为一线预充氧(预氧和以及窒息氧合)(D级,强推荐)。
如果不使用窒息氧合技术,在面罩预氧合和尝试气管插管之间使用 SAD 辅助通气是安全有效的(D级,强推荐)。
基底塌陷性
气管插管
视频喉镜应作为一线技术(A级,强推荐),最好在使用者受过充分训练的情况下使用超角度镜片(C级,强推荐)。
气管插管前确保充分的神经肌肉阻滞(B级,强推荐)。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考虑适当使用气道辅助工具(如管芯或探条)以及急救技术(B级,强推荐)。
清醒气管插管技术在肥胖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生理和解剖的变化,可能更具挑战性。虽然肥胖本身(在没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很少是清醒气管插管的指征,但建议在这类患者中保持较低的清醒气管插管阈值(D级,强推荐)。
建议在手术室的手术台上而非麻醉室进行气管插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搬运,确保患者体位正确,避免断开呼吸机连接以及从麻醉室转运至手术室(D级,强推荐)。
气管插管时应考虑使用脚踏凳,以保持患者斜坡体位(D级,强推荐)。
声门上气道装置(SAD)
SAD 可用于在气管插管前或尝试气管插管之间提供通气,在面罩通气困难时维持氧合(D级,强推荐)。
如果计划使用 SAD作为主要气道设备,则应使用第二代设备,确保患者始终保持头高位,并在出现并发症时制定气管插管计划(B级,强推荐)。也可考虑使用控制通气模式(D级,中等推荐)。
气管拔管
气管拔管是一种择期操作,必须适当规划。包括制定必要时气管重新插管的计划(D级,强推荐)。
气管拔管前,患者应吸入高浓度氧气进行预充氧,头高位,并使用神经肌肉定量监测证实神经肌肉阻断药物充分逆转(C级,强推荐)。
对于存在去饱和风险增加的患者,考虑直接在 HFNO/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下进行气管拔管(B级,强烈推荐)。
确保在需要时有适当的设备和人员重新进行气管插管(D级,强推荐)。
如果患者已确诊或高度疑似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