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魔法子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正以优异的抗肿瘤治疗获益掀起
作为ADC中的标杆药物,T-DXd凭借其在DESTINY-Breast(DB)系列研究展示的卓越疗效已彻底改写了HER2阳性/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格局,自获批、纳入医保以来在临床治疗领域应用日益普及,但其临床应用的优化仍需更多真实世界证据支撑,例如临床医生普遍关心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管理等。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聚焦T-DXd“疗效验证”与“安全性管理”两大核心维度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公布,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关键参考。医脉通特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景海曼教授针对研究进行深入解读。
e13095-德曲妥珠单抗:中国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
研究背景:临床研究已证实T-DXd可改善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2022年,FDA批准T-DXd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成年乳腺癌(mBC)患者。然而,关于T-DXd疗效的真实世界证据仍较为有限。
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21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不同线数T-DXd治疗的HER2低表达mBC患者的临床与人口统计学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真实世界PFS,并根据RECIST 1.1标准评估治疗反应。
研究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2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T-DXd治疗。
入组患者基线特征:所有患者均为中国女性,中位年龄为55.92岁(范围:33-81岁),中位转移灶数量为2个(范围:1-7个)。其中10例(7.81%)为HER2零表达mBC,118例(92.19%)为HER2低表达 mBC,包括79例(61.72%)HR+状态和39例(33.05%)HR-状态。HER2低表达mBC患者接受T-DXd治疗前的中位治疗线数为3线(范围:2-5线),其中HR+和HR-患者的中位治疗线数分别为4线和3线。
图1.HER2低表达患者的基线特征
疗效评估:HER2低表达mBC患者,开始使用T-DXd后的中位PFS为10.4个月(95% CI:7.397-13.403);对于HR+和HR- 的HER2低表达患者,中位PFS分别为8.47个月和11个月。既往接受≤4线治疗的患者中位PFS显著优于≥5线治疗的患者(13.27个月 vs. 7.20个月,p< 0.05)。
研究结论:1、建议更早使用T-DXd,以改善HER2低表达mBC患者的生存结局。2、与HR+患者相比,在HR-/HER2低表达患者中观察到PFS延长,这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早使用T-DXd有关。
研究点评-景海曼教授:
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既往由于缺乏针对性治疗手段,在治疗上通常被视为HER2-乳腺癌。DESTINY-Breast04(DB-04)研究证实了与标准治疗相比,无论HR状态如何,T-DXd治疗组生存获益显著且安全性可控,研究结果打破了乳腺癌中HER2状态传统分类模式,将抗HER2治疗获益人群拓展至HER2低表达人群,是乳腺癌精准治疗史上的又一次突破。
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为T-DXd在中国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提供了补充证据,再次验证了T-DXd在真实世界研究的明确获益,特别是HER2低表达患者中位PFS达10.4个月的结果,与DB-04研究中经治患者的PFS获益趋势一致,体现了临床试验结论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一致性。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中“既往接受≤4线治疗患者PFS显著优于≥5线治疗患者”“HR-/HER2低表达患者的中位PFS优于HR+患者,这一现象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早使用T-DXd有关“等发现为“更早使用T-DXd”的临床策略提供了真实世界数据支持。结合DB-06研究中早期线数治疗可能带来更优生存获益的启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在HER2低表达mBC患者治疗路径中尽早引入T-DXd”的临床建议,对于改善患者生存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真实世界数据验证了T-DXd在HER2低表达mBC中的疗效,为临床实践中优化T-DXd使用时机及管理提供了真实世界依据。
1015 T-DXd相关
研究背景:在一系列临床研究中,T-DXd显示出总体可管理、可耐受的安全性特征,T-DXd治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ILD发生率,但多以1-2级的轻症为主。对9项T-DXd试验的汇总分析发现,23%的1级ILD患者接受了再次治疗;18%的患者治疗超过1年,其中1/3再次出现低级别ILD。然而,关于真实世界中发生T-DXd相关ILD后再挑战治疗的比例和结局,目前数据仍十分有限。
研究方法:本回顾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旨在评估发生T-DXd相关ILD后,T-DXd再挑战治疗的发生率及临床结局,纳入2017-2024年间美国5家医疗机构接受T-DXd治疗的各种癌症患者,通过病历记录和ICD编码审查确诊ILD患者,由主治医师评估确认T-DXd相关ILD事件,并依据CTCAE v5标准进行分级。
研究结果:2017-2024 年,5家机构共有1476例患者接受T-DXd 治疗,143例患者(9.7%)发生任何级别ILD,44例(75%)1级ILD患者接受了再挑战治疗,其中26例1级ILD患者在CT显示ILD改善后接受再挑战治疗,18例1级ILD患者在CT显示 ILD改善前就接受了再挑战治疗。
接受类固醇治疗患者的影像学ILD改善的中位时间为29天(IQR 20-70),未接受治疗者为82天(IQR 50-108)。1 级ILD患者(n=44)T-DXd再挑战治疗后的结局:从发生ILD前最后一次使用T-DXd到治疗再挑战的中位时间为42天(IQR 34-64)。再挑战后,患者继续使用T-DXd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15天(IQR 74-319)。
12例患者(27%)出现ILD复发(9例1级,2例2级,1例3级)。3例1级ILD复发患者再次接受T-DXd再挑战治疗。19例2级ILD患者在指南范围外接受了T-DXd再挑战,3例患者(16%)出现ILD复发(1例2级,1例3级,1例4级),再挑战治疗后未出现5级ILD复发案例。
图2.研究结果
图3.按再挑战状态分组的1级ILD患者情况
研究结论:1级ILD后使用T-DXd再挑战治疗安全性良好,多样化的真实世界患者群体能够持续从T-DXd治疗中获益。
研究点评-景海曼教授:
随着T-DXd国内获批并纳入医保,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日益广泛,其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管理也愈发受到重视。本研究聚焦T-DXd治疗相关ILD再挑战这一临床实践中的难点,通过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为ILD管理提供支持。
根据《德曲妥珠单抗所致间质性肺病全程管理策略》,针对1级ILD治疗建议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和高分辨率CT(HRCT)异常程度决定是否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于表现为广泛肺部累及的1级ILD或ILD进展风险增加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直至好转。
本研究中“接受类固醇治疗患者ILD影像学改善中位时间为29天(IQR 20-70),显著短于未接受治疗者的82天(IQR 50-108,p<0.001)”这一结果通过真实世界数据量化了药物干预的实际获益,类固醇治疗可使ILD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提示针对1级ILD患者应尽早启动规范的类固醇治疗,以加速ILD恢复。
其次,研究证实了1级ILD患者再挑战T-DXd的安全性。数据显示,75%的1级ILD患者接受了再挑战治疗,且再挑战后继续使用T-DXd的中位时间长达215天,仅27%患者出现ILD复发(且以1级为主),更未观察到5级ILD复发案例。
总体而言,本研究以真实世界数据充实了T-DXd相关ILD再挑战领域的证据,既验证了类固醇治疗的作用,又为低级别ILD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延长T-DXd使用时间”的再挑战策略,对优化T-DXd临床应用、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未来期待更多研究探索不同ILD分级、合并症等因素对再挑战结局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精准管理路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