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本项研究显示,以 2.5 mg/d 为目标剂量的
治疗 12 周时,普拉克索组和安慰剂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44.1% 和 16.4%,意味着普拉克索每治疗 4 例患者,就会在 12 周治疗期内多出现 1 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普拉克索改善快感缺失症状的疗效同样显著优于安慰剂。
普拉克索组 20% 的参与者因不良事件停药,安慰剂组仅为 5%;相当于每治疗 7 例患者就会在 48 周的治疗期内多出现 1 例因耐受性不佳停药的患者。未来的研究中,改善普拉克索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耐受性至关重要。
————————
医脉通编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约 30% 的抑郁症患者对初始抗抑郁药治疗反应不佳;针对此类患者,
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及观察性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具有潜在的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价值。然而,既往证据局限于小规模(各治疗组的最大样本量仅为 35)、短期(6-8 周)、低剂量(多为 1.55 mg/d 或更低)研究。
研究简介
一项 6 月 29 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随机、多中心、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力求通过更严谨的临床试验,评估普拉克索改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项研究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比较普拉克索与安慰剂增效抗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每组样本量达 75),评估周期(48 周)远超既往研究(6-8 周),普拉克索的平均剂量(2.3 mg/d)也高于既往研究。
研究入组于 2021 年 2 月 16 日至 2024 年 5 月 29 日进行。参与者来自英格兰的 9 所研究中心,年龄≥ 18 岁,符合 DSM-5 抑郁症诊断标准,本次发作对至少两种获批
这些参与者以 1:1 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普拉克索或安慰剂治疗,治疗 48 周。普拉克索起始剂量为 0.25 mg,每 3 天加量一次;如耐受性允许,4 周内逐步达到目标剂量 2.5 mg。
研究主要终点为第 12 周时 QIDS-SR16 量表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情况,数据在意向治疗人群中收集。次要疗效终点包括第 48 周时的 QIDS-SR16 评分的变化、第 12 周时的 QIDS-SR16 有效(减分≥50%)率和治愈(总分≤5)率、药物不耐受导致的停药率等。
研究结果
217 名参与者接受了筛选访视,150 人进入研究,普拉克索和安慰剂组各 75 人。12 周时收集到 68 名普拉克索组和 67 名安慰剂组参与者的主要终点数据。两组分别有 40 人和 39 人完成了 48 周随访。
受试者平均年龄 44.9 岁(标准差[SD] 14.0),女性 84 人(56%),68% 有心境障碍家族史,当前发作的中位持续时长为 8.5 年(四分位距 4.0-16.0);基线 QIDS-SR16 平均分 16.3(3.4),提示抑郁症状严重;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SHAPS)平均分 7.8(3.8),提示存在显著的快感缺失。随机化时使用比例最高的抗抑郁药为 SSRIs(54%)。两组受试者特征分布均衡。
疗效
治疗第 12 周的主要终点,普拉克索组参与者 QIDS-SR16 评分较基线平均下降 6.4 分(4.9),安慰剂组为 2.4 分(4.0),两组平均差为 -3.91(95%CI -5.37 至 -2.45;p<0.0001),普拉克索显著优于安慰剂,组间标准化均数差为 0.87。
第 12 周的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上,普拉克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例如,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44.1% 和 16.4%(p=0.0011),相对危险度(RR)2.72,需治数(NNT)4;两组治愈率分别为 27.9% 和 7.5%(p=0.0026);普拉克索组 SHAPS 评分较基线平均下降 3.8 分,安慰剂组为 1.5 分(p=0.00035)。
治疗第 48 周,普拉克索组 QIDS-SR16 评分较基线平均下降 6.1,安慰剂组较治疗第 12 周进一步改善(4.0),平均差 -2.02(95%CI -3.73 至 0.31;p=0.021),普拉克索仍显著优于安慰剂。
48 周内,普拉克索组参与者调整抗抑郁药的平均次数为 0.57(1.23)次,安慰剂组为 1.77(2.54)次。
安全性
普拉克索组报告的最常见不良事件与其已知临床特征一致,包括恶心(67%)、
普拉克索组出现 4 例严重不良事件,安慰剂组出现 2 例,经评估均与研究药物无关。2 名服用普拉克索的受试者出现冲动控制障碍,减量后症状消失。基于
研究中出现了功能性破盲:提供了相关信息的 65 名安慰剂组参与者中,有 50 人(77%)正确猜出了自己的分组;63 名普拉克索组参与者中,有 45 人(71%)正确猜出了自己的分组。
结论
本研究表明,普拉克索或可作为病程长且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抑郁症患者的增效药物,其效应量(d=0.87)高于 meta 分析估计的其他常用增效治疗药物的效应量,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d=0.27-0.43)。本研究的安慰剂效应(尤其是治愈率)低于难治性抑郁症增效研究的普遍水平,提示参与者病情相对顽固。包括有效率、治愈率、快感缺失改善等在内的次要终点同样支持普拉克索的疗效。
普拉克索组 20% 的参与者因副作用停药,安慰剂组仅为 5%,相当于每治疗 7 例患者(95%CI 4-21),就会在 48 周的治疗期内多出现 1 例因副作用停药的患者。这一风险需要与疗效相权衡:每治疗 4(2-7)例患者,就会在 12 周治疗期内多出现 1 例治疗有效的患者。
未来的研究中,改善普拉克索的耐受性至关重要,如采用更缓慢的加量方案、改良释放技术、常规联用止吐药物等,并将普拉克索与其他增效药物进行直接比较。
文献索引:Browning, Michael et al. Pramipexole augmentation for the acute phase of treatment-resistant, unipolar depression: a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randomised trial in the UK. The Lancet Psychiatry. https://doi.org/10.1016/S2215-0366(25)00194-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