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后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对痛经程度及月经模式的影响研究
2025-06-25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作者:万婷,秦爽,岳超敏,谢永梅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目前,雌孕激素避孕药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逆的避孕方法,在许多国家已广泛应用,最常见的类型是长效醋酸甲羟孕酮和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1-2]。复方庚酸炔诺酮是世界卫生组织(WHO)[3]和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的人工流产术后即时使用的高效可逆避孕方式之一,可避免人工流产术后短期内再次妊娠对女性生育力及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同时其强效的孕激素活性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与分泌,有助于缓解因子宫收缩引发的疼痛,因而对治疗痛经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收集了来自广东省13家公立三甲医院的308例有原发性痛经病史并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妇女,在术后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长效避孕针[4],发现该方法在避孕的同时对缓解原发性痛经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对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组收集了自2021年 12月至2022年 10月来自广东省13家公立三甲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要求终止妊娠且有原发性痛经病史的早期妊娠妇女308例,平均年龄(28.36±5.50)岁,痛经时间平均(5±3)年。痛经程度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妇女均接受详细问诊、妇科超声检查、人工流产术前检查。排除有复方避孕药使用禁忌证者、稽留流产者、肥胖者[体重指数(BMI) >28]、年龄>35岁且每日吸烟>15根者、子宫肌瘤>5 cm者、子宫腺肌病者、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持续性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者、现患或曾患深部静脉血栓(如肺栓塞)或已知凝血因子异常者、现患乳腺癌或有乳腺癌史者、生殖器急性炎症者(如急性盆腔炎、急性阴道炎等) 、肝肾功能不全或伴随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者。所有病例均在半年内无生育要求。


1.2    研究方法    第1个周期: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2 mL;第2个周期:人工流产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10~12 d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1 mL进行术后第2个月的避孕;第3个周期:人工流产术后第2次月经来潮10~12 d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1 mL进行术后第3个月的避孕;第4个周期:人工流产术后第3次月经来潮10~12 d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1 mL进行术后第4个月的避孕。第4个周期月经干净后返院进行检查并回收所有量表。所有病例术后每个月均记录月经日记,观察期内统一使用课题组发放的同一品牌同种规格的专用计量卫生巾,以便统计出血量,于人工流产术后第 1、2、 3个月月经来潮结束后用专业调查问卷记录月经出血天数、月经总量、月经周期天数,采用VAS评分评估痛经程度; 同时抽血采样评估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本研究已通过13家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伦理审批号分别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穗妇儿科伦批字[2021]第216A01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SYSEC-KY-KS-2022-020);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伦第[202201026]号);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江妇幼伦理审查[2022]001);江门市人民医院(20220302-55)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21-KY-046);韶关市妇幼保健院(20221214-01);中山市博爱医院(KY-2022-02-001);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PJ2022MI-KJ070);深圳市中医院(K2022-124-01);深圳市妇幼保健院(SZFYGCPLS2022004);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22022403);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审药(2022)第9号]。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后妇女症状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变化 


2.1.1    月经及痛经程度变化    (1)月经期变化:注射后第1个月有经期延长,主要表现为阴道点滴出血和不规则出血,持续1~20 d不等,平均为(5.57±2.18)d;第2个月经期持续3~12 d不等,平均为(5.56±1.72)d;第3个月经期持续2~16 d不等,平均为(5.08±1.72)d。与注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月经周期变化:月经周期均无明显变化或稍有延长。注射后连续3个月的平均月经周期分别为第1个月(27.92±1.98)d、第2个月(28.81±1.75)d、第3个月(28.02±1.64)d,与注射前(28.36±1.5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经量的变化:月经总量均无明显变化。注射后连续3个月的平均月经总量分别为第1个月(44.67±5.34)mL、第2个月(45.85±5.65)mL、第3个月(45.02±5.48)mL,与注射前(45.87±5.60)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痛经程度变化: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后痛经VAS评分明显逐渐降低。少数患者注射后第 1个月经周期痛经症状即消失;多数治疗 2个月经周期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无痛经加重者。与注射前比较,随着时间推移,痛经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2    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    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后,每个月均抽血采集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注射前各项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痛经是指在月经期间或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腰酸、恶心、头痛等,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与子宫收缩和前列腺素释放相关。而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发的,多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病理状态有关。本研究主要选择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研究,使用的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其为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其中的孕激素成分,通过与特定的孕激素受体结合,发挥其药理作用[5]。其机制涉及抑制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降低内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的稳定,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此外,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是引起痛经的主要传递物质之一,因此考虑其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有治疗作用。在避孕方面孕激素主要通过调节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来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或子宫颈黏液性状,从而达到避孕目的。而雌激素在激素避孕中对下丘脑-垂体轴发挥负反馈作用,从而抑制参与卵泡成熟和排卵的促性腺激素,增强孕激素成分的避孕效果。复方庚酸炔诺酮可通过以上机制来抑制生育力达到避孕效果[6]。


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不同,尚无一种控制释放避孕药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妇女,所报道的避孕药给药系统均有各自独特的优缺点。目前常用的注射避孕针有单方孕激素和复方雌孕激素制剂2种,复方庚酸炔诺酮避孕针属于后者,其给药简便且避孕高效,特别适用于那些容易忘记或不易正确掌握服用口服避孕药方法的妇女,或者有口服避孕药使用禁忌证的避孕者 [7]。临床研究表明,复方庚酸炔诺酮避孕针具有高效、副反应少等特点[8],值得在我国育龄妇女中推广使用。Pelusi等[9]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使用复方庚酸炔诺酮避孕针,使用者身体不伴随任何代谢变化,也不引起任何不良影响,为该避孕针的安全性提供了药代动力学依据。


本研究主要针对有原发性痛经病史的妇女在人工流产术后使用复方庚酸炔诺酮,采用痛经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在合并有痛经病史的妇女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后立即使用2 mL,之后连续注射3个月经周期,每次使用1 mL,结果发现少数使用者在注射后第 1个月经周期痛经症状即完全消失,多数治疗 2个月经周期后痛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没有痛经加重者,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痛经评分逐渐下降,注射前妇女痛经VAS评分为(4.90±1.82)分,注射后第1个月降低到(2.97±1.80)分,第2个月降低到(1.58±1.57)分,第3个月降低到(0.86±1.20)分,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者痛经情况较术前明显有改善,疼痛有缓解,复方庚酸炔诺酮对原发性痛经者有良好治疗效果。而其对月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平均月经持续时间对比手术前稍有延长,主要表现是月经后期有较长时间的少量点滴出血,在第1个月经周期有少数使用者会出现月经后期点滴出血时间延长至10~20 d,但随着使用周期增加,此症状逐渐减少,到第3个月经周期只有极少数使用者会有月经后期点滴出血,且最长持续时间从20 d减少至16 d,并且所有使用者的月经点滴出血的平均时长随着复方庚酸炔诺酮的使用周期增加而逐渐减少,第一个月经期持续1~20 d不等,平均为(5.57±2.18)d,第2个月经期持续3~12 d不等,平均为(5.56±1.72)d,第3个月经期出血持续2~16 d不等,平均为(5.08±1.72)d,与注射前平均天数(3.26±1.0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每个月经周期的总月经量在术前术后变化不大,同时月经周期在治疗前后也没有明显改变(P>0.05)。因此,大部分使用者接受度及满意度均较高。在药物使用安全性方面,使用者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后,连续监测3个月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肝功转氨酶及肾肌酐值均与使用药物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使用复方庚酸炔诺酮对人体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没有影响,安全可靠。因此我们认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使用复方庚酸炔诺酮在避孕的同时对降低原发性痛经者的痛经程度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在人工流产后早期干预有助于提升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复方庚酸炔诺酮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例如不同年龄段或继发性痛经及不同痛经程度的妇女。同时,需关注长期使用该避孕方法对女性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结合使用者的反馈与数据分析,将为制定个性化避孕方案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进而提升女性的整体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秦爽,李扬志,李智敏,雷秀雯,熊小琴,刘玉娴,李丽琴,罗小婉,董徐男,杜雪莲,金平,王晓蓉,李维茹:入组患者、完成临床试验;岳超敏,谢永梅,张晓霞,黄见明:统计数据;万婷:数据分析、文章撰写;李莉:课题实验设计、完成临床试验及文章审定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万婷,秦爽,岳超敏,等.人工流产术后注射复方庚酸炔诺酮对痛经程度及月经模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5,41(5):569-57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