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3月18日,全球首个Trop-2抗体偶联药物(ADC)
图片来源:NMPA 官网
SG再添新适应症,HR+/HER2-乳腺癌步入Trop-2时代
早在2021年4月和2022年6月,基于ASCENT研究1、EVER-132-001研究2,3,Trop-2 ADC SG便先后被FDA和NMP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Trop-2 ADC。自此,SG正式开启了其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征程,并逐步从TNBC迈向HR+/HER2-乳腺癌领域。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而言,CDK4/6抑制剂(CDK4/6i)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随着CDK4/6i的日渐普及,其治疗后进展的问题也逐步凸显。目前,CDK4/6i治疗后进展的统一规范暂未形成,靶向治疗、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可及性仍待提升。由于Trop-2在HR+乳腺癌广泛表达,是较为理想的新药开发靶点,Trop-2 ADC的出现极大满足了内分泌耐药的治疗需求。
2023年2月3日,SG再次获得美国FDA批准,成功拓展了其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为国际上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带来了重大变革,开启了新的治疗篇章。如今,SG这一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使之成为了中国首个被批准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Trop-2 ADC,标志着中国HR+/HER2-乳腺癌的治疗步入Trop-2时代,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多年来,SG在乳腺癌领域的不懈探索与突破,使其成为Trop-2 ADC发展的风向标,持续引领着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PFS、OS双获益Trop-2 ADC,中国数据夯实基础
在HR+/HER2-乳腺癌方面,SG在全球人群开展的TROPiCS-02研究4,5,6取得了OS、PFS双重获益。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00% CDK4/6i经治、2-4 线化疗经治的晚期HR+/HER2-乳腺癌患者,SG与医生选择的方案(TPC)的mPFS为5.5个月 vs 4.0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4%(HR,0.66;95%CI:0.53-0.83;P=0.0003),mOS为14.4个月 vs 11.2个月(HR,0.79;95%CI:0.65-0.96;P=0.020)。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Trop-2表达水平高低、HER2 IHC 0还是HER2-low,患者均能从SG的治疗中取得获益。对于HER2 IHC 0患者,SG与TPC的mPFS为5.0个月 vs 3.4个月(HR,0.72 ;95%CI:0.51-1.00 P=0.05),对于HER2-low患者,SG与TPC的mPFS为6.4个月 vs 4.2个月(HR,0.58 ;95%CI:0.42-0.79 P<0.01),提示此类患者均可将SG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此次SG在中国获批HR+/HER2-晚期乳腺癌适应症则主要源于亚洲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的EVER-132-002研究7。该研究是在TROPiCS-02研究基础上开展的桥接研究,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HR+/HER2-乳腺癌患者中对SG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OS与PFS双重获益,且获益不受既往CDK4/6i经治与否、HER2水平影响。EVER-132-002研究结果复现了TROPiCS-02研究在全球人群的OS、PFS双重获益和良好安全性的表现,印证了SG临床应用的价值,使之成为目前HR+/HER2-晚期乳腺癌领域全球唯一*、中国唯一*取得PFS、OS双获益的Trop-2 ADC,为NMPA批准提供了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
EVER-132-002研究共入组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在内的331例亚裔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约70%来自中国大陆。研究要求患者既往接受过2-4次系统性化疗,不限制既往CDK4/6i的应用(49%的患者为CDK4/6i经治)。按1:1随机分组后分别予以SG或TPC治疗。
图1 EVER-132-002研究设计
中位随访13.4个月显示,SG组较TPC组明显改善了盲法独立中心评审委员会(BICR)评估的mPFS,SG组较TPC组在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PFS率方面均显著提升近2倍,具有明确且持续的疗效优势,并可降低33%的疾病进展或复发风险(HR 为 0.67, 95%CI 0.52-0.87,P=0.0028)。在OS方面,SG组和TPC组的mOS分别为21.0个月vs.15.3个月,提高了5.7个月,HR 为 0.64(95%CI 0.47-0.88),P=0.0061,显示SG组可较TPC组降低36%的死亡风险。所以,SG具有明确的PFS与OS双重获益。
图2 EVER-132-002研究BICR 评估的PFS与OS
亚组分析显示对于CDK4/6i经治患者,SG组较TPC组改善了BICR评估的PFS(HR, 0.56, 95%CI:0.39-0.81)和OS(HR, 0.50, 95%CI 0.31-0.80); SG组还较TPC组改善了HER2-zero、HER2-low的PFS和OS8。如今,CDK4/6i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HR+/HER2-乳腺癌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中实现了广泛可及。TROPiCS-02研究入组患者全部接受过CDK4/6i治疗,EVER-132-002研究中也有49%的患者接受过CDK4/6i治疗,两个研究所入组患者符合当前临床实践,其结果极具临床实践参考价值。
在安全性方面,SG在H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表现与既往研究相似,未发生
正是基于EVER-132-002研究在疗效及安全性的良好表现,使SG在HR+/HER2-乳腺癌应用的新适应症顺利获得NMPA批准,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新的可靠选择。
不断开拓,改写中国HR+/HER2-乳腺癌治疗格局
在HR+/HER2-晚期乳腺癌经CDK4/6i一线治疗后进展的标准方案尚未确定的背景下,此次SG在中国获批HR+/HER2-晚期乳腺癌应用的适应症,极大满足了此类患者对PFS和OS改善的追求,有力改写了中国HR+/HER2-乳腺癌治疗格局。
SG在国际上获批HR+/HER2-乳腺癌适应症较早,应用经验更为丰富,疗效与安全性均经过了真实世界的充分验证,已成为国际指南高级别推荐的用药策略。如:《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转移性乳腺癌在线指南》推荐戈沙妥珠单抗为HR+/HER2- mBC内分泌及系统治疗进展后标准治疗方案(1A级)9。《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5 v1》也推荐戈沙妥珠单抗为晚期 HR+/HER2-内脏危象或内分泌耐药患者二线治疗的I类优选方案10。
在中国,《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4版》1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12已将 SG 作为内分泌耐药且化疗经治的晚期HR+/HER2-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予以推荐。《中国抗癌协会与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13推荐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中,既往使用过CDK4/6i,且经过至少1次化疗,可将SG作为“考虑”方案。《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ABCC 2024)则对于CDK4/6i经治的HR+/HER2-乳腺癌患者的二线及其后治疗策略中,新增推荐了SG(推荐,I A)14。随着SG在中国HR+/HER2-乳腺癌的应用实现可及,其在中国各大指南规范的推荐等级也将随之提升,进而成为中国HR+/HER2-乳腺癌二线及其后的标准治疗之一。
展望未来,SG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应用广受认可的基础上,也在进一步探索更多组合或更前序治疗的可能性。例如,ASCENT-07研究(NCT05840211)正致力于评估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中使用SG取代化疗的可行性。期待未来有更多临床研究陆续披露相关数据,不断完善SG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带来坚实、可靠的治疗选择。
注:* 截至2025年3月24日。
审批编号 CN-TRO-0277
有效期至 2026年3月24日
专家介绍
徐兵河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
国家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和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和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