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ESMO BC丨李俏教授:中国年轻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结局
2025-05-26 来源:医脉通乳腺肿瘤
关键词: 乳腺癌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乳腺癌年会(ESMO BC)于5月14日至17日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召开。本届年会汇聚全球乳腺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和治疗方法,携手制定提升患者预后的优化策略。会议旨在全面梳理乳腺癌诊疗现状,分享诊断、治疗及生存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诊疗的不断进展,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早期乳腺癌(EBC)的治疗策略日益优化。然而,在这一治疗格局下,针对中国年轻(<40岁)HR+/HER2- E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仍相对匮乏。本届ESMO BC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俏教授及其团队带来了一项基于中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评估了中国年轻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结局1。医脉通特邀李俏教授对该研究进行深入点评,解读该研究的探索结果及临床意义。


研究背景


既往研究显示,HR+/HER2- EBC年轻患者(<40岁)的预后较年长患者更差。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的目的是评估中国年轻患者的临床结局,并探讨中国真实世界中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模式对预后的潜在影响。


研究方法


研究者从中国国家癌症数据库中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确诊的HR+/HER2- EBC(I-III期)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两组(≤40岁 vs >40岁)。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从手术至复发或死亡的真实世界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rwiDFS)。通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绝经状态、TNM分期、组织学分级、Ki-67指数及淋巴血管侵犯等混杂因素以评估生存预后。


1.png

图1 研究流程图


研究结果


临床病理特征


研究共纳入28,623例HR+/HER2- EBC患者,中位年龄为49岁(IQR:43–58岁),其中年轻患者(≤40岁)占15.76%(n=4,512)。


与>40岁患者相比,≤40岁患者中II-III期疾病(73.28% vs 69.05%)、组织学分级3级(25.4% vs 20.72%)、Ki-67指数≥20%的患者(70.56% vs 64.32%)比例均更高,且淋巴血管侵犯发生率更高(52.49% vs 43.74%)。


表1 临床病理特征

2.png


治疗模式


两组患者在接受辅助化疗(81.89% vs 78.50%)及辅助内分泌治疗(ET;87.01% vs 87.70%)方面的比例相似。


在年轻患者中,87.01%(n=3,926)接受了辅助ET,3.81%(n=172)接受了CDK4/6抑制剂治疗。


表2 治疗模式

3.png


临床结局


与>40岁的患者相比,≤40岁的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更高(5年rwiDFS:82.74% vs 86.54%;7年rwiDFS:75.72% vs 79.21%;未调整HR=1.33,95% CI 1.21-1.46;P<0.001)。


4.png

图2 按年龄分层的患者的rwiDFS


在调整了临床病理特征(包括绝经状态、TNM分期、组织学分级、Ki-67指数和淋巴血管浸润)以及治疗方案等因素后,研究发现相较于年长患者,年轻患者的真实世界rwiDFS显著更差(HR=1.34,95% CI 1.20-1.49;P<0.0001)。


表3 按年龄分层的患者的rwiDFS

5.png


研究结论


该研究在真实世界中证实,年轻HR+/HER2- EBC患者的预后更差。年龄≤40岁是独立的预后不良风险因素,与复发/死亡风险显著升高独立相关。其次,该研究强调了这部分人群强化治疗的重要性,包括卵巢功能抑制、延长内分泌治疗以及CDK4/6抑制剂的联合使用等。


专家点评


李俏 教授:

这项基于国家癌症数据库的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为中国年轻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增添了新的数据和证据支持。在HR+/HER2-乳腺癌中,≤40岁年轻人群的远期复发风险较年长人群增加超过30%,这一方面提示了年龄这一不良预后因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虽然不同年龄组接受化疗比例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比例近似,但年轻患者对于强化治疗应有更高需求,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的升阶梯以及通过新辅助治疗探索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


专家简介


2.jpg

徐兵河 院士

肿瘤学专家

北京协和医学院 长聘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临床研究中心 主任


1.jpg

李俏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内科 主任医师 硕导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乳腺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秘书长

北京健康促进会乳腺癌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委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乳腺癌整合防治专委会常委兼青委主委

JCO中文版、CANCER中文版、《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临床与病理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
1.Qiao Li,et al.2025 ESMO 224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