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光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光毒性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的新型疗法,在复发性头颈部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开放标签、单臂、单中心Ⅰb期试验,旨在探究ASP-1929光免疫治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在标准化疗后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EGFR阳性胃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包含剂量递增与扩展阶段。在剂量递增阶段,通过3+3设计评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发生率,以确定内镜下激光照射的剂量水平。扩展阶段则在确定剂量水平下评估安全性与有效性。
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在剂量递增阶段,纳武利尤单抗于第7天给药(240 mg);在剂量扩展阶段于第0天给药(240 mg),之后每2周重复给药。ASP-1929在两个阶段均于第0天以640 mg/m²剂量静脉输注。激光照射于ASP-1929输注后24小时通过内镜实施,允许最多进行8个周期的额外治疗,周期间隔至少28天。
主要终点为DLT,并对治疗反应和不良事件进行了评估。
图1.研究流程图
研究结果
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间,9例患者入组剂量递增阶段,12例入组扩展阶段。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至少两线化疗,其中6例对既往PD-1抑制剂治疗耐药。多数患者表现为2+/3+EGFR表达。
未观察到DLT,推荐的内镜下激光照射能量密度为100J/cm²。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治疗部位疼痛,均为3级以下。扩展阶段报告了3例与治疗相关的严重AE(食管炎、
表1.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在剂量递增阶段,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淋巴结及腹膜转移灶缩小34%;扩展阶段1例患者达到PR,淋巴结转移灶缩小70%。两例PR患者均表现为3+ EGFR表达且对既往PD-1抑制剂治疗耐药,其EGFR 2+/3+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100%和70%。另有1例患者达到最佳局部缓解(L-PR)。
图2.三例代表性病例
疗效结果显示,ORR为9.5%(95%CI:1.2%-30.4%),EGFR 1+、2+、3+表达患者ORR分别为0%,0%,和28.6%(2/7)。局部客观缓解率(L-ORR)为4.8%(95%CI:0.1%-23.8%)。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为5.7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3个月,OS为6.2个月。
通过流式细胞术对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天、第5天和第26天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进行了评估(图3)。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在第5天前出现短暂减少,但到第26天时已恢复至接近基线水平。与此同时,单核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在第5天逐渐增加。
图3.特定时间点多种免疫细胞水平
研究结论
本项Ib期临床研究初步证实,内镜光免疫疗法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胃癌(GC)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实施可行性。研究在部分患者中观察到临床疗效信号,伴随肿瘤微环境免疫学特征改变及可控的安全性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转化研究及临床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研究需聚焦于治疗流程优化、精准患者分层策略的建立,以及联合方案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以期突破现有治疗瓶颈并充分释放免疫治疗的协同抗肿瘤潜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