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 ESE 2025儿科精萃硕果累累:儿童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性早熟
2025-05-14

生命早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窗口期,但这一精妙而复杂的时期极易受到各种外源性化学物质干扰,进而对个体健康状况造成短期或长期不良影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生命早期就已普遍暴露,同时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结局造成不利影响[1]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功能提前启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增加,导致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可导致患儿生长潜能受损及心理健康受影响[2]


生命早期接触抗生素可能与CPP的发生有关[3],但目前相关研究证据有限。ESPE ESE 2025大会中公布了一项探讨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CPP之间关联的研究[3]


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性早熟:一项全国性人口队列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4 - 6月龄及66 - 71月龄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的儿童,并对其随访至男孩10岁、女孩9岁。CPP的诊断依据为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 - 10)编码以及GnRH激动剂的处方情况。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根据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年龄以及抗生素种类数量,估计CPP调整后的风险比(aHRs)和95%置信区间(CIs)。


研究结果


在纳入的322731名儿童(男童135,232名,女童187,499名)中,291703名(90.4%)在1岁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


经协变量调整后,与1岁后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女童相比,3月龄前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女童患CPP的风险增加(aHR 1.231 [95% CI 1.119,1.355],P<0.001);其后依次为6 - 9月龄组(aHR 1.205 [95% CI 1.098,1.322],P<0.001);3 - 6月龄组(aHR 1.169 [95% CI 1.064,1.284],P = 0.001);9 - 12月龄组(aHR 1.146 [95% CI 1.042,1.261],P=0.005)。


与使用2种或更少种类抗生素的女童相比,使用5种或更多种类抗生素的女童患CPP的风险更高。


在男孩中,未发现首次抗生素使用年龄或使用抗生素种类数量与CPP之间的显著关联。


研究结论


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以及多种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与女童CPP发生风险升高有关。长期抗生素暴露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