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维生素D缺乏在
当前关于CKD患者维生素D的监测指标、目标水平及联合用药方案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欧洲肾脏协会(ERA)和欧洲儿科
问题1:当前普通人群维生素D补充建议是什么?
1.1 健康状态下的维生素D代谢
维生素D主要以胆钙化醇(D₃)和麦角钙化醇(D₂)的形式存在,人体主要通过皮肤紫外线照射合成D₃,而日常饮食中摄入量较少。维生素D代谢过程需经肝脏CYP2R1酶转化为25(OH)D,再通过肾脏或其他组织中的CYP27B1酶活化为1,25(OH)₂D,同时CYP24A1酶负责降解代谢(图1)。研究表明,这些酶的活性受多重因素调控:肝脏CYP2R1受代谢状态影响,肾脏中CYP27B1主要受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和
图1 维生素D代谢概述
图2 肾脏维生素D代谢机制
1.2 普通人群维生素D补充目标
婴幼儿需每日补充400-600IU维生素D且持续数年,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孕妇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但目前对25(OH)D的理想最低浓度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不同人群推荐剂量差异较大(200-2000IU/天)。指南推荐25(OH)D水平应维持在75nmol/L(30ng/mL)以上,不低于30nmol/L(12ng/mL)。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30nmol/L)会显著增加儿童
1.3 CKD患者的维生素D代谢
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机制: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减少;因日照不足或皮肤病变导致皮肤内源性
1.4
尽管近年来临床提高了对补充维生素D的关注度,但肾移植术后维生素D缺乏仍普遍存在。纵向研究表明,移植后短期内25(OH)D水平会出现短暂下降,这可能与日照不足导致皮肤维生素D合成减少、
问题2:维生素D检测与监测有哪些策略?
2.1 分析学考量
在晚期CKD患者中,
2.2 监测策略
鉴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不良预后,监测维生素D状态至关重要。虽缺乏临床试验指导,但建议CKD G2-5D患者初诊及每年检测25(OH)D。因补充剂类型/剂量、肥胖、
问题3:补充维生素D对CK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是否有益?
3.1 维生素D补充与CKD患者的PTH控制
维生素D缺乏是
3.2 CKD患者补充维生素D与骨骼结局的相关性
补充维生素D可能通过促进肠道钙吸收和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来间接改善骨骼健康,也可能直接影响骨矿化过程。然而,关于补充维生素D能否降低CKD患者
3.3 肾移植受者的维生素D代谢、PTH控制与骨骼结局
肾移植术后维生素D不足同样会增加
问题4:补充维生素D对CKD患者心血管结局及全因死亡率是否有益?
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心血管组织中的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影响非矿物质代谢疾病,但在CKD患者中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大型临床试验显示维生素D补充未能改善心血管结局,不过另有研究表明当25(OH)D浓度低于25nmol/L时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明显上升。在心血管替代指标评估中,除个别研究观察到
问题5: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管理与预防策略?
5.1 药物选择
临床研究证实营养性维生素D能有效提高CKD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其中胆钙化醇在提高25(OH)D和降低PTH方面优于麦角钙化醇,这可能与后者促进维生素D3代谢物降解有关。在给药方式上,虽然口服和肌注都能增加25(OH)D浓度,但由于肌注可能引起局部不良反应,通常仅建议用于存在吸收障碍的患者,同时需注意避免通过饲管给药以免粘附在饲管上影响吸收效果。推荐在治疗3个月后复查25(OH)D水平以评估疗效。
5.2 推荐给药方案
建议根据基线25(OH)D和体重调整胆钙化醇剂量,可采用每日/周/双周/月一次的方案。成人CKD G2-5D或移植受者:25(OH)D<75nmol/L时,推荐每日等效剂量5000-7000IU,持续12周以达到目标范围,并维持期2000 IU/日。儿童CKD G2-5D或移植受者:25(OH)D<75nmol/L时,推荐每日等效剂量3000-7000IU,持续12周以达到目标范围,维持期1000-2000IU/日(按体重调整)。避免单次剂量超过10万IU。
5.3 骨化二醇在CKD中的应用
最新研究显示,骨化二醇在成年CKD患者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这种亲水性更强的维生素D类似物具有半衰期短、无需肝脏羟化等特点,与传统的麦角钙化醇或胆钙化醇相比,其剂量-反应关系更具线性、可预测性,能更快速提升血清25(OH)D水平。临床研究进一步提示,同等剂量下骨化二醇提升25(OH)D的效果可达胆钙化醇的5倍。目前欧美已批准缓释骨化二醇用于治疗CKD G3-4期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推荐用于25(OH)D<75nmol/L的患者。多项试验证实,每日30-90μg缓释骨化二醇可使25(OH)D水平显著升高至125nmol/L以上,并持续降低PTH且无明显毒性。令人欣慰的是,有研究显示,缓释骨化二醇治疗的患者100%能达到25(OH)D>75nmol/L的治疗目标,显著优于传统制剂。虽然该药在纠正维生素D缺乏方面疗效确切,但其治疗成本仍明显高于传统维生素D制剂。
5.4 安全性考量
对于成人和儿童CKD患者,或者肾移植后的患者,在没有高钙血症的情况下,当血清 25(OH)D 水平高于150-200nmol/L(60-80ng/mL)时,建议暂停使用营养性维生素D补充剂。对于患有CKD且伴有高钙血症的患者,在停止维生素D补充剂之前,应检查并处理导致高钙的其他原因,包括医源性因素(使用活性维生素D化合物、高钙透析液、口服含钙药物)、与CKD相关的因素(存在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非CKD相关的情况(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
总结
维生素D缺乏虽与CKD患者及普通人群的不良预后相关,但补充维生素D对骨骼或非骨骼结局的改善作用尚未明确。鉴于CKD患者存在独特的维生素D代谢紊乱,直接影响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的进展,基于当前证据,建议对CKD各阶段患者及肾移植受者进行维生素D缺乏的监测和治疗。临床实践表明,CKD患者对维生素D补充耐受性良好,但考虑到普通人群研究中的潜在风险,应避免使用超大剂量导致25(OH)D水平过高。未来研究应着重开展实用性临床试验,以明确维生素D补充对CKD患者全程管理的临床价值。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