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析中突发意识障碍的五大“幕后黑手”
1. 低血压:最常见且容易被忽视 原因:透析时超滤量大、脱水速度过快、血容量骤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预警信号:测量血压的时候血压下降过快,符合透析中低血压(
2. 失衡综合征:大脑的“抗议”
原因:血液中毒素(如
预警信号:透析后1~2小时出现
高危人群:首次透析、透析不规律、毒素水平极高者。对于这一类人群,透析中一定采用低参数,低通量透析器透析,治疗过程及时询问病情变化,让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报告。
3. 电解质紊乱:小心“沉默杀手”
高钾或
预警信号:透析中突发四肢无力、心慌、口唇麻木、意识模糊。
高危人群:不规律透析患者,饮食差,
4. 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尤其警惕
原因:透析会加速
预警信号:心慌、手抖、饥饿感、大汗淋漓,严重者直接昏迷。
高危人群:不规律透析患者,饮食差,腹泻,危重症患者。特殊人群最好上机前急查血气以辅助判断,上机前询问饮食和用药情况,酌情透析过程中监测血糖。
5. 脑血管意外:最凶险的情况
预警信号:血压飙升,突发剧烈头痛、一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
高危人群: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人群,透析过程中血压巨高不下,既往颈动脉斑块、严重
二、如何提前捕捉“危险信号”?透析全程观察要点
1. 透析前病情询问:医生接诊进行病情询问或患者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是否有头痛、乏力、心慌等症状,关注特殊人群的既往史和近期透析病情。 生命体征:准确测量体重(切勿误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建议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测量血压看透前血压并询问近期透析中和居家血压情况。糖尿病患者需监测餐前血糖,使用多少剂量降糖药,避免空腹透析。
2. 透析中常规每1小时测量血压,特殊人群每30分钟测量血压,最好进行心电监护
3. 透析后缓慢起床,采取“躺30秒_坐30秒_站30秒的起床三部曲”:没有不舒适方可活动和离开血透室,这是为了避免
三、防患未然:这些细节能救命
1. 个性化透析方案高危患者可选用“钠梯度透析”(透析液钠浓度由高到低渐变),减少失衡风险。 心功能差者延长透析时间,降低脱水速度。
2. 饮食与药物管理限盐控水,避免透析间期体重暴涨。 糖尿病患者透析当日需调整胰岛素用量,透析中可少量进食糖果。
3. 定期评估并发症每3个月检查颈动脉超声、心脏功能,评估脑血管风险。 电解质紊乱者定期调整透析液成分(如钾、钙浓度)。
四、突发意识障碍,现场如何应对?
1. 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
2. 调整体位:平卧,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
3. 紧急处理:①低血压: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
透析中意识障碍的根源在于“内环境剧烈变化”。患者和家属需密切关注细微症状,与医护团队紧密配合,通过科学管理将风险降至最低。
记住:早发现、早干预,是避免意外的关键!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