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双免方案重磅获批晚期肝癌一线适应症,再添一线治疗新选择
2025-04-14

导语:


O+Y方案一线治疗ORR高达36%,38%患者突破3年生命线,ORR患者中位生存有望突破4年,开启中国肝癌双免治疗的新纪元!

 

2025年3月25日,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伊匹木单抗注射液(欧狄沃+逸沃/O药+Y药,简称O+Y)双免联合疗法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适用于不可切除或晚期肝细胞癌(HC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此次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CheckMate 9DW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证实O+Y方案一线治疗晚期HC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1]O+Y方案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批用于不可切除或晚期HCC一线治疗的双免联合方案,开启了中国肝癌双免治疗的新纪元!

 

O+Y方案带来突破式长生存数据,mOS长达23.7个月,38%患者突破3年生命线


CheckMate 9DW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1,2,3],中国共有27家中心参与。研究旨在评估O+Y方案对比研究者选择的仑伐替尼/索拉非尼单药在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晚期H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在晚期HCC一线治疗领域,CheckMate 9DW研究是目前唯一一项头对头比较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两种标准治疗药物(索拉非尼或仑伐替尼)的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1]研究探索了纳武利尤单抗1 mg/kg联合伊匹木单抗3 mg/kg,每3周一次,最多用药4次,继以纳武利尤单抗单药240mg每2周一次或480mg每4周一次维持治疗。从作用机制来看,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木单抗分别作用于肿瘤免疫应答的不同阶段,协同增效,从多重抑制到强效激活,充分释放免疫治疗潜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是临床更为认可的分子靶向药物仑伐替尼。即便如此,CheckMate 9DW研究仍取得了预期的阳性结果。这不仅充分表明双免方案的有效性具有十分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结果显示,O+Y方案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患者OS(mOS 23.7 vs. 20.6月,HR 0.79,p=0.018),3年OS率38% vs. 24%,即38%的患者接受O+Y方案治疗后突破3年生命线,体现了双免治疗的超长拖尾效应。


 1.png

图1 CheckMate 9DW研究OS结果(图片源于2025ASCO GI)[3]

 

高质量缩瘤,缩瘤快久深,O+Y方案为不可切除HCC创造更多治疗机会


高缓解率:经盲态独立中心(BICR)评估,O+Y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3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P<0.0001),ORR在同类研究中创下新高,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肿瘤明显缩小。O+Y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7%和2%,O+Y方案改善CR率超3倍。O+Y方案为肝功能好(Child-Pugh A级)且体能状态良好(PS评分0/1分)的初始不可切除HCC患者创造了更多后续治疗机会。


 2.png

图2 CheckMate 9DW研究客观缓解情况(图片源于2025ASCO GI)[3]


起效速度快:O+Y组的中位至缓解时间(TTR)为2.2个月,表明患者在治疗早期即可快速获得缓解,而对照组的中位TTR为3.7个月。


缓解时间持久:O+Y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30.4个月,带来持久获益。


缓解深:O+Y组可评估患者中有37%的患者靶病灶缩小50%,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肿瘤负荷,提升了根治性治疗的可能性。

 3.png

图3 CheckMate 9DW研究客观缓解情况(图片源于2024ESMO)[2]


基于24周最佳总缓解(BOR)的OS亚组分析结果显示,O+Y组相较于对照组在所有BOR亚组中均观察到生存获益,尤其O+Y组中达到CR或部分缓解(PR)的患者,其生存获益更大。经过中位35.2个月的随访,O+Y组CR+PR患者mOS(95%CI:44.4个月-NE)仍未达到,提示ORR患者的中位生存获益有望突破4年。这表明,一旦双免治疗开始生效,即ORR获益,其疗效持续时间较长,有助于将ORR转化为长期生存获益。


同时,O+Y组高达36%的ORR意味着近四成的HCC患者在接受这一方案治疗后出现了显著的肿瘤退缩现象,为初始不可切除、肝功能好且肿瘤负荷较小的HCC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机会。研究结果证实了ORR患者能够真正实现长期获益,有望将短期治疗效果转化为长期生存改善。

 

4.png

图4 CheckMate 9DW研究根据BOR分层的OS生存曲线(图片源于2025ASCO GI)[3]

 

欧狄沃+逸沃“双沃”搭档不良反应总体可控,耐受性良好,规范管理,全程保障


除了疗效,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O+Y方案一线治疗晚期HCC患者的不良反应可管可控。O+Y组与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组3~4级TRAEs发生率相当,分别为41%和42%。接受O+Y方案治疗的患者中有58%的患者发生任何级别的免疫介导的不良事件(imAEs),28%的患者发生3/4级imAEs。大多数imAEs为1-2级,可管理可缓解,停药比例低。总体而言,O+Y方案在晚期HCC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耐受性,伊匹木单抗4个周期联合用药,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5.png

图5 免疫介导的不良事件

 

总结


CheckMate 9DW研究是目前首个且唯一针对不可切除或晚期HCC,对照仑伐替尼为主#取得阳性结果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1], O+Y方案强循证、长生存、高缓解、耐受性良好,为晚期HCC一线治疗患者开启新生!CheckMate 9DW研究充分证实了O+Y作为晚期HCC一线治疗方案不仅缓解率高而且一旦起效,DoR和OS均显著延长,表明该方案具有出色的短期客观疗效和优异的长期生存获益以及可控的安全性,这一疗法的获批,为我国不可切除或晚期HC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期待该方案未来在临床实践中为患者带来切实的长生存获益,助力提升中国肝癌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和五年生存率!

 

*截至2025年3月25日

#仑伐替尼入组患者占85%,索拉非尼占15%

 

CODE:7356-CN-2500027

参考文献
1.Peter Robert Galle, Thomas Decaens, Masatoshi Kudo, et al. Nivolumab (NIVO) plus ipilimumab (IPI) vs lenvatinib (LEN) or sorafenib (SOR)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HCC): First results from CheckMate 9DW. 2024 ASCO. LBA4008.
2.Thomas Decaens, Thomas Yau, Masatoshi Kudo, et al. Nivolumab (NIVO) plus ipilimumab (IPI) vs lenvatinib (LEN) or sorafenib (SOR) as first-line (1L)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HCC): Expanded analyses from CheckMate 9DW. 2024 ESMO. 965MO.
3.Masatoshi Kudo, Thomas Yau, Thomas Decaens, et al. Nivolumab (NIVO) plus ipilimumab (IPI) vs lenvatinib (LEN) or sorafenib (SOR) as first-line (1L)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HCC): CheckMate 9DW expanded analyses. 2025 ASCO GI. Abstract 52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