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婴幼儿,威胁呼吸道长期健康——呼吸道合胞病毒
2025-03-21

有这么一个呼吸道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其中低龄儿童更容易“中招”,它还是登上各大“新闻热搜榜单”,我们却尚无针对它的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1.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婴幼儿首当其冲


RSV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肺炎病毒科。传播方式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1。在全球范围内,RSV通常引起季节性流行,我国流行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2。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RSV,婴幼儿患病风险更高,疾病负担更重2


RSV是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体,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内都感染过RSV3。据估计,2019年全球共有3300万5岁以下儿童因RSV感染发生ALRI,其中有360万住院病例,2.63万例RSV-ALRI住院患儿死亡4。6 月龄以下婴儿是极易感的高危人群,发病率与死亡率高2。5岁以下RSV-ALRI患儿中39%的住院病例及51%的院内死亡病例均发生在6月龄以下4。近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对我国16个省份2009-2023年期间RSV的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我国16个省份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监测数据显示,87.95%的RSV病例为5岁以下儿童。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组病例检出率发现,<6月龄组患儿检出率最高(25.69%),其次为6月龄-1岁组(18.31%),整体检出率呈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趋势5

 

2. 症状似感冒,却远没那么简单


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与患儿的年龄、基础疾病、环境暴露因素及既往的呼吸道感染史有关6。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有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6。因为与感冒症状相似而极易混淆,但实际上远没那么简单。在感染后期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特别在低龄婴幼儿患者中,可出现咳嗽喘息,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费力和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查体可发现鼻扇、三凹征等呼吸做功增加体征6。此外,RSV可以在高危患儿中引起重症感染,可引起包括呼吸系统在内的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功能障碍2,3。早产、低出生体重和低龄,以及患有基础疾病都是患儿进展为重症感染的高危因素7


此外,严重感染RSV的患儿后续可能有发生反复喘息及哮喘的风险,潜在威胁着儿童的长期健康。研究显示,相较于未感染过RSV的儿童,婴儿期曾感染RSV的儿童反复喘息的风险增加2倍多8。另一项基于人群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婴儿期感染过RSV的儿童5岁以内哮喘患病率显著高于无RSV感染儿童(21% vs. 16%)9

 

3. 暂无针对性的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预防是重中之重


目前临床上仍缺乏针对RSV的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当前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防是RSV感染防控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目前‌尚无RSV疫苗获批上市。《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指出,非药物干预措施是RSV流行季预防儿童感染的主要策略,包括标准的手卫生、减少外出次数、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2


长效单克隆抗体可有效预防婴儿RSV感染。《共识》建议婴儿在第一个RSV流行季前或期间单次注射尼塞韦单抗2。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尼塞韦单抗可有效降低76.8%(95% CI 49.4~89.4)的RSV-LRTI相关住院发生率、78.6%(95% CI 48.8~90.1)的严重RSV-LRTI就诊发生率和76.4%(95% CI 62.3~85.2)的RSV-LRTI就诊发生率10。目前全球另有十余种疫苗/单抗仍处于研发阶段11。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开展婴幼儿RSV疫苗和单抗的自主研发。有望在未来为我国婴幼儿群体提供更加丰富的免疫保护。

 

MAT-CN-2414772-2.0-07/2024


参考文献

1.姜明月,段玉萍,佟训靓,等. 老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负担的研究进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1):63-69.

2.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等.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临床儿科杂志,2024,42(01):1-14.

3.刘娇,任洛,刘恩梅.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防治现状与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6):2889-2894.

4.Li Y,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isease burden estimates of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e to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J]. Lancet, 2022, 399(10340): 2047-2064

5.崔爱利, 等. 2009—2023年中国16个省份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58: 网络预发表.

6.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等.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4):241-250.

7.钱素云, 韩锦伦. 关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关重症的识别和防治[J]. 中华儿科杂志,2023,61(3):193-195.

8.Jiang MY, et 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and the risk of wheezing and recurrent wheezing illne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ld J Pediatr. 2023;10.1007/s12519-023-00743-5;

9.Rosas-Salazar C, et al.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during infancy and asthma during childhood in the USA (INSPIRE): 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study. Lancet. 2023 May 20;401(10389):1669-1680.

10.Muller WJ, et al. Nirsevimab for Prevention of RSV in Term and Late-Preterm Infants. N Engl J Med. 2023 Apr 20;388(16):1533-1534.

11.PATH. RSV Vaccine and mAb Snapshot [EB/OL].(2024-04-25)[2024-06-26]. https://www.path.org/resources/rsv-vaccine-and-mab-snapshot/.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