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5年1月17日~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CSCO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于海口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众多血液肿瘤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前沿研究成果,探索创新诊疗策略,为血液肿瘤患者的希望之光添柴加薪。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接受采访,分享会议亮点,并分享中国学者应当如何在全球血液肿瘤领域提升国际影响力。
医脉通:作为大会的执行主席,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本次大会有哪些亮点?
朱军教授: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在风景秀丽的海口汇聚一堂,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顶尖专家们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这一盛会,他们的到来为本次会议增添了无尽的光彩与专业深度。通过此次会议的深入交流与碰撞,我们实现了两大核心目标:一是全面而细致地回顾并总结了2024年度的工作,每一份努力与收获都历历在目,为过往一年的辛勤耕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二是前瞻性地规划并部署了2025年的工作蓝图,为新一年的征程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与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在本次大会上顺利换届。换届之后的新一届委员会,将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医脉通:作为临床医生,为提高中国血液淋巴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并使患者得到更规范的治疗,我们的核心策略是什么?
朱军教授:作为临床医生,我们矢志不渝地致力于为中国广大的血液淋巴肿瘤患者探索并实施更为规范、高效的治疗策略,以期大幅度提升他们的生存率与治愈率。在这一目标下,严格遵循规范化诊疗路径及原则,成为了我们工作的核心基石。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多学科协作,共同推进白血病与淋巴瘤专病专科的繁荣发展。同时,我们深知人才是医学进步的关键。因此,我们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青年医生的培养,特别是中青年临床血液学医生的成长,为中国的肿瘤治疗事业贡献力量。我们承诺努力为每一位血液淋巴肿瘤患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确保患者能够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治愈机会。总而言之,我们所有的努力与工作都是为了能够让血液淋巴肿瘤患者拥有更长的生命旅程,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以及实现更高的治愈率。
医脉通:鉴于全球血液肿瘤研究的新动向,您认为中国学者应如何把握机遇,参与或引领国际前沿研究,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朱军教授:我们正置身于一个黄金时代,得益于过去二三十年间持续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我国已稳健地屹立于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发展跨越。在血液淋巴肿瘤领域,我国的研发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本土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将会不断涌现。为此,我们需要坚守规范化诊疗的核心原则,不遗余力地推进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加强多学科合作。相信未来中国会在全球医疗舞台上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展现更加卓越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2024 ASH年会上,众多中国专家,尤其是中青年学者纷纷崭露头角,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声,分享中国的治疗方案与智慧。我们有信心,中国将在血液淋巴肿瘤领域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行的道路上必然充满挑战与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行开放政策,积极向国外同行学习交流,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加强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更大的进步与成就。
朱军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