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众对高血压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血压控制,对于合并症的管理同样重视。然而,目前高血压合并症的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针对合并症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同学科间沟通协调不畅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学科协作逐渐成为应对高血压管理难题的关键策略。近日,2024中国高血压年会在昆明盛大召开。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新军教授接受专访,深入探讨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的管理,以及多学科协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
医脉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高血压合并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使得高血压管理愈发复杂。请结合您的经验分享一下,高血压常见的合并症有哪些?在新近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中,对于高血压合并症管理有何推荐?
张新军教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除表现为血压升高外,患者通常还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临床合并症。在这些合并症中,心脑血管疾病尤为常见,主要包括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此外,高血压还可能与其他系统性疾病共存,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脂代谢紊乱及房颤等。
新近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列举了高血压常见的临床合并症,包括上述心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以及脂代谢异常等。这些合并症在此部指南中得到了明确阐述,涵盖了临床特征、合并症患者的血压管理时机、优化治疗方案及血压管理目标等。
因此,在高血压评估中,临床医生不仅应关注患者的血压状况,更需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合并症的诊断。这一过程对于明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及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医脉通:多学科协作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您认为在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的管理中,构建一个有效的多学科团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不同专业之间该如何协调合作,以优化高血压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张新军教授:
高血压是一种跨学科疾病,因此对其管理必须遵循多学科协作的模式,以便更有效地管理高血压患者,并为其提供最适宜的降压治疗策略。
多个学科之间的密切协作必然存在一个纽带,即围绕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展开。因此,准确的血压测量、与血压相关的器官结构、功能及损害的评估,以及优化血压管理方案,都是有效管理这些患者的重要环节。例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制定降压治疗策略时,不仅需要考虑对于血压的控制,还要理解其血压升高和维持机制,及其可能造成的病理生理损害。这意味着所选治疗药物不仅应针对血压,还需考虑糖尿病患者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维持需求。
因此,跨学科合作必须从疾病的基础病理生理学角度出发,寻找各学科之间的结合点,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优化、最适宜的血压及疾病管理策略。
医脉通:请您分享一下,近年来在高血压诊疗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进展? 它们在多学科管理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张新军教授:
近年来,高血压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涵盖了血压诊断、评估、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
在高血压诊断方面,除了传统的电子血压计,新的测量技术不断涌现,提升了血压测量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例如,无袖带血压计的问世、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以及血压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引入,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为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在治疗方面,近年多种新型降压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包括新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双重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作为一种新的高血压治疗手段,亦取得了显著进展。多项临床研究表明,RDN技术在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预示着未来其将在高血压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医脉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提出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您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未来还应进行哪些努力?
张新军教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为未来高血压管理描绘了更为理想的应用场景。特别是该指南提出了高血压的分级、分期和分型管理的新策略,对改善我国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率,提高血压管理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助力临床医生更有效地应对当前慢性病管理中的诸多不足。
实现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临床角度来看,需要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个体化和优化的降压治疗方案。在人群管理方面,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推动高效规范的人群管理,以促进长期慢性病的管理。从研究的角度,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大型协作式的临床研究,以深入探讨高血压的预后管理。
综上所述,围绕高血压的各方面,采用系统的、多方共同协作的模式,将有助于确保高血压管理的高效性,并取得更为理想的管理成效。
专家简介
张新军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学科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病防治联盟主任委员(华西),四川省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现为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老年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促会高血压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四川省预防医学会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防治分会主委等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等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作为主要撰稿者之一参与国家疾病指南制订,包括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及2024版、中国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