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复旦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微信公众号
Part.01
病例分享
71岁的沈先生,2年前由于在日常活动中时常感到心慌、气急,乃至胸闷,后来严重到急走几步后就明显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自认为是心脏不好,就去求诊于多家医院的心内科,除血压略偏高外,检查过
后来,沈先生到了呼吸科,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一次
Part.02
慢阻肺相关知识科普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气管支气管长期反复发炎,导致气管壁增厚并重新构造,导致气管腔狭窄,空气通过时的阻力慢慢的增高,呼吸难度越来越大,即使使用了扩张气管的药物,也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气道阻塞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则有可能是哮喘)。也就是说各种疾病比如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治
“如果慢阻肺患者在治疗中感到病情稳定就‘见好就收’,随意停药,极可能造成病情恶化,如肺功能急剧下降、症状发作和出现急性加重等,最终危及生命。”慢阻肺作为全球致死原因第四的“沉默杀手”,应坚持长期治疗,不能“见好就收”,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治疗
为何会将胸闷误认为心脏病?
1、相似的症状:胸闷作为常见症状,既可见于COPD也见于多种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梗死。
2、年龄因素:COPD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使得两者在诊断时易混淆。
3、心理预期:人们普遍对心脏健康的关注度较高,因此当出现类似症状时,自然倾向于首先考虑心脏问题。正确认识和区分
4、了解个人健康史:吸烟史、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暴露等都是COPD的重要风险因素。
5、医学检查:通过胸部X光、CT扫描或肺功能测试可以更准确地识别是否患有COPD,而非仅仅依赖症状判断。
6、专业医生咨询:面对不确定的症状,及时就医并详细描述自身情况给医生,避免自我诊断带来的误区。
慢阻肺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COPD的关键在于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定期体检,尤其对于有家族史或处于高风险环境中的人群。一旦确诊,遵循医生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包括使用吸入型药物控制症状,必要时进行
结语:
胸闷虽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但正确识别其背后的真正病因至关重要。无论是COPD还是其他健康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都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是维护健康的有效途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