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放化疗方案,回顾性研究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
2024-12-29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通常指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且未发生远处转移。对于LS-SCLC,除少数患者(T1-2,N0)可行手术根治外,同步放化疗为其标准治疗方案[1]。尽管LS-SCLC对初始治疗反应较好,但超过85%患者会在2年内复发[2]。为提升LS-SCLC患者生存情况,一项来自土耳其的回顾性研究探索了影响LS-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3],以期为其治疗策略优化带来新启思。本文特整体相关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同步放化疗和≥50Gy剂量放疗可改善LS-SCLC患者OS和DFS


本研究对1998年至2012年间确诊为LS-SCLC的129例患者治疗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化疗方案、放疗信息、局部复发状态、远处转移状态等信息。研究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并采用Cox回归分析预测对生存有独立预后意义的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男性占比97%。88.4%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治疗;接受根治性放疗患者中,仅9例接受同步放化疗(CRT),多为放疗和化疗序贯应用,且化疗以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为主;31.2%患者接受了预防性颅脑放射治疗(PCI)[3]中位随访时间为9.4(SE±20.5)个月,中位OS为13.9个月(95%CI:10.1-17.6),2、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33.1%(SE±0.043)、13%(SE±0.033)和7%(SE±0.038。此外,中位无病生存期(DFS)为18(SE±8.5)个月,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8%和26%[3]


图片1.png

图1 OS(左)和DFS(右)生存曲线


在所有因素的单变量生存分析中,年龄<60岁(0.044)、同步放化疗(P=0.01)、放疗剂量(<50, ≥50Gy)(P=0.038)和通过直线加速器(6-10 MV)进行二维放疗(P=0.00)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OS的重要预后因素[3]。在多变量分析中,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将年龄(<60,≥60)、手术、肿瘤位置、同步放化疗、PCI、放疗剂量(<50,≥50Gy)和放疗类型[2-D与3-D和/或调强放疗(IMRT)]作为可能影响OS的有效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同步放化疗(HZ 2.7,95%CI 1.0-7.2,P=0.037)和放疗剂量(<50,≥50Gy)(HZ 1.4,95%CI 1.0-2.2,P=0.046)具有统计学意义[3]


表1 Cox比例风险模型对OS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图片4.png


DFS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60)(HZ 2.2,95%CI 0.6-3.7,P=0.011),放射治疗剂量(<50,≥50Gy)(HZ 2.7,95%CI 1.0-7.2,P=0.046),手术(HZ 15.3,95%CI 1.5-152,P=0.020)、PCI(HZ 2.3,95%CI 1.1-4.5,P=0.014)和同步放化疗(HZ 3.0,95%CI 1.3-6.8,P=0.008)是影响DFS的重要因素[3]


表2 Cox比例风险模型对DFS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图片5.png


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应用,放疗最佳剂量尚存争议


在本回顾性研究中,仅7%的患者(N=9)接受了同步放化疗,而76%的患者接受序贯放化疗。结果显示,同步治疗组的中位OS为41.9 个月(SE±7.6),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和31%;而序贯治疗组中位OS为13.9个月, 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3%和13%。尽管同步治疗组样本量较小,但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3],提示实行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这一结论与相关Ⅲ期日本临床肿瘤组(JCOG)9104研究结果一致[4]。最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指出,超过T1~2N0的LS-SCLC 患者,同步放化疗为标准治疗。


对于具体放疗方案,其最佳剂量和分割方案尚未明确。为了达到根治性放射治疗目的,本研究中患者放疗剂量中位数为50(SE±8)Gy;且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接受<50Gy放射治疗患者,接受≥50Gy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总生存率更高(P=0.03)[3]。我国一项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NCT 03214003)对比了高剂量(54Gy/30次,每天2次)和标准剂量(45Gy/30 次,每天2次)两种超分割方案,初步结果显示高剂量超分割方案可延长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1],提示更高剂量或能为患者带来更佳生存获益,期待更多Ⅲ期研究数据公布以进一步明确放疗最佳剂量。


SCLC脑转移不容忽视,PCI价值仍待探索


脑转移作为SCLC最常见的远处转移类型,预示着不良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PCI对OS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但对DFS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一项纳入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经根治性化疗和胸部放疗并获得较好疗效(PR/CR)的LS-SCLC患者,实施PCI可降低颅内转移风险并提高OS和DFS[5]。目前,《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将PCI列为获CR或PR的T1-2N0 LS-SCLC患者Ⅱ级治疗推荐。此外,海马保护的PCI备受关注,但其保护作用尚存争议,大规模Ⅲ期NRG-CC003研究中,海马保护组的PCI患者较无海马保护的PCI患者未达到主要的HVLT-DR研究终点,但海马体保护降低了神经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6]


总的来说,本回顾性研究探讨了LS-SCLC患者生存预后因素,其中放化疗顺序(同步放化疗)及放疗剂量(≥50Gy剂量放疗)是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这一结果再度强调了同步放化疗在LS-SCLC治疗中标准治疗地位,且为胸部放疗剂量优化提供新启思,后续放疗最佳剂量探索或更倾向于在较高剂量范围中进一步明确。未来,联合策略优化、新型药物开发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均有望为LS-SCLC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 CN-150717

过期日期 2025-3-22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版)》
4.TAKADA M, FUKUOKA M, KAWAHARA M, et al. Phase Ⅲ study of concurrent versus sequential thoracic r 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cisplatin and etoposide for limited - stage small - cell lung cancer: Results of the Japan Clinical Oncology Group Study 9104. J Clin Oncol, 2002, 20 (14): 3054 - 3060.
6.V. Gondi et al. Primary Endpoint Results of NRG CC003: Phase IIR/III Trial of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PCI) with or without Hippocampal Avoidance (HA)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2023 ASTRO LBA0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