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联系紧密,倍受临床关注。血栓分子标志物在血栓相关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识别高凝状态、监测治疗效果并评估高危人群的风险。11月22日至2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大会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特设”血栓相关疾病论坛”,专家学者们将从基础到临床,从指南到真实世界,追踪血栓防治领域最新热点,分享心血管疾病抗栓治疗相关经验,解决临床两难问题。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俊堂教授进行专访,就血栓新四项包含的具体指标、临床意义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医脉通:什么是血栓分子标志物?新血栓四项包括哪些具体指标?这些指标有何临床意义?
许俊堂教授:
血栓分子标志物是存在于血液当中,与凝血和血栓形成相关的一类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反映凝血、纤溶系统以及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既往,临床常用的血栓分子标志物包括
第一项指标,
第二项指标,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PIC是一种纤溶相关的指标,是纤溶酶产生的标志物。众所周知,血栓形成后,继发性的纤溶反应会生成纤溶酶。纤溶酶生成后会被血液中天然存在纤溶酶抑制物α2-抗纤溶酶(也称α2-纤溶抑制物)结合灭活,二者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即为PIC。PIC反应了机体内的纤溶活性,但并不能区别这种纤溶状态是血栓相关还是非血栓相关,即PIC无法区别原发性的纤溶酶生成或者是继发性的纤溶酶生成。但是PIC的存在意味着体内有纤溶系统的激活,有纤溶酶的产生,提示机体内有血栓形成或者血栓形成倾向。一般来说,如果是继发性纤溶,患者体内已经存在血栓;如果是原发性纤溶,患者体内没有血栓,也会产生纤溶酶,这种情况可见于创伤、产科以及白血病患者。
第三项指标,组织型
一旦内皮细胞发生损伤,t-PA会游离出来,可在血液中被检测到,如果在血液中测得t-PA的抗原,则说明血管内皮细胞已经受损。血液中游离的t-PA会与纤溶酶抑制剂(PAI)结合,二者结合的产物是t-PAIC,可反映内皮血细胞损伤。另一种情况,注射溶栓药用于肺栓塞、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溶栓时,t-PA会与血液中的PAI结合形成复合物,即t-PAIC。所以,t-PAIC也可反应溶栓药使用后的效果。
第四项指标,凝血酶调节蛋白,又称血栓调节蛋白(TM)。TM与血栓形成相关,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众所周知,机体在产生凝血酶以后会形成血栓。如果凝血酶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TM结合,凝血酶就会由促凝转变为抗凝,会活化
以上是四项血栓分子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我个人将四者并称为血栓新四项。
医脉通:从心血管疾病管理角度,临床如何应用这些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
许俊堂教授: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关联非常大。以房颤为例,患者一旦发生房颤,在没有抗凝的情况下,其体内的血栓分子标志物有可能会增高,血栓形成会在房颤的基础上发生。实际上,房颤本身就是一种高凝状态的疾病,这是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发生血栓栓塞的原因。
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发现,如果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
另外,在心血管重症患者当中,血栓形成也非常普遍。一方面,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高;另一方面,无论是感染性的或是非感染性的炎症和免疫反应都与血栓相关。所以,监测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对于评估重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抗凝效果如何,都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
DIC本身是一种全身凝血状态,伴随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又可以继发纤溶,所以DIC一方面会因为血栓形成造成器官功能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继发纤溶,可出现出血。但是并非所有的DIC患者都会发生出血。那么我们如何评价DIC患者的出血倾向有多高、是否发生出血或者是否容易发生出血?其中一项指标,即PIC非常重要,不同DIC患者的PIC水平不同。基于PIC是否增高,将DIC分为三种类型,包括纤溶增强型、纤溶抑制型和均衡型。如果患者PIC水平非常高,则说明该患者为纤溶增强型DIC,其出血倾向高,不能抗凝。如果患者的PIC水平非常低,则说明其纤溶活性非常低,此类患者没有出血风险,可能会从抗凝中获益。
专家简介
许俊堂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博士学位,博士后学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主要临床特长为血栓相关疾病预防与治疗,如瓣膜病和换瓣术后血栓栓塞预防、非瓣膜病性房颤血栓栓塞预防、肺栓塞和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分会血栓与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检验与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血栓与止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医学检验专科医师(技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共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余篇,2018年发起和完成《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