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2024)于12月6日-8日在新加坡召开,ESMO ASIA是亚太地区讨论肿瘤学领域重磅突破的领先平台,多项全球及亚太地区的最新科研和临床进展在会上公布。
本次大会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就抗claudin18.2(CLDN18.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IBI343在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治疗领域的研究新进展进行口头报告,为
研究背景
Claudin18.2(CLDN18.2)是一种在胃、胰腺和其他实体瘤中广泛表达的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期临床试验。入组标准为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CLDN18.2阳性(定义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0%的肿瘤细胞呈1+/2+/3+染色强度)的晚期PDAC患者。入组患者接受IBI343(iv;6 mg/kg;d1;Q3W)治疗。主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和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7月6日,共纳入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43例晚期PDAC患者。中位年龄为60.0岁,55.8%为男性,53.5%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46.5%既往接受过
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中位PFS为5.3个月。在41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ORR为24.4%,包括3例待确认部分缓解(PR)患者,DCR为80.5%。在确认为PR的7例患者中,中位DoR为7.7个月。
安全性分析显示,42例(97.7%)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其中19例(44.2%)患者发生≥G3 TEAEs。最常见的TEAEs为
研究结论
IBI343作为一种靶向CLDN18.2的ADC,在CLDN18.2阳性的PDAC患者中展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同时疗效也相当令人鼓舞。随着临床试验的继续进行和更多数据的积累,IBI343的疗效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验证。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