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穿刺后
一、PDPH 的定义
根据第3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3),PDPH 定义为由低脑脊液(CSF)压力引起的头痛,发生在腰椎穿刺(LP)后5天内,由脑脊液通过硬脑膜穿刺渗漏引起。头痛通常伴有颈部僵硬和/或主观听力症状,在2周内或使用自体硬膜外血液补片(EBP)封堵渗漏后自行缓解。
二、与PDPH相关的因素
1)在成年人群中,年龄越小,PDPH 的风险越高。
2)女性与PDPH的风险增加有关。
3)头痛病史(慢性、同期或既往PDPH)可能与PDPH 风险增加有关。
4)非切割型穿刺针可降低PDPH风险。
5)使用切割型穿刺针时,使用较窄口径针头且进针斜面平行于脊柱长轴可降低PDPH风险。
6)LP尝试次数与PDPH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
7)操作人员经验水平的提高可降低PDPH 的发生率。
8)患者穿刺
三、PDPH 的诊断
疑似PDPH:头痛和/或神经症状(如颈部僵硬、主观听力症状)在椎管内麻醉后5天内出现;平躺后症状通常会改善。
四、PDPH 的预防
减少PDPH 的危险因素:如可能,所有患者均应使用非切割型穿刺针进行腰椎穿刺。如果使用切割型穿刺针,则应使用较窄口径的穿刺针。
五、PDPH 的治疗
1)补液:通过口服液体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当口服补水作用不能维持时,使用静脉补液。
2)镇痛:常规进行多模式镇痛,包括
3)硬膜外血液补片(EBP)
如果保守治疗PDPH 无效且影响日常生活,应提供EBP。进行EBP时应遵守:①严格的无菌技术;②获得潜在风险的知情同意;③缓慢注射15-20ml 血液,如果出现头痛或背痛则停止注射。
4)神经阻滞
证据不支持常规进行蝶腭神经节阻滞;枕大神经阻滞对某些情况下(使用窄口径≤22 G穿刺针进行腰椎穿刺)的PDPH有帮助,但头痛可能会复发,需要进行EBP。
六、PDPH 的随访
出院前告知患者有关PDPH后遗症的信息,安排适当的随访。对经历过PDPH的患者进行随访直至头痛消退;告知初级保健和其他医生相关PDPH的管理措施;如果头痛加重,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或头痛改变,应转诊至适当的专科医生并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