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的建立及建立后相关操作,技术规范要点一文掌握!
2024-12-04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ECMO 建立 建立后

近日,为进一步规范我国ECMO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操作规范(2024年版)》,旨在为该技术操作提供明确规范。本文主要整理了ECMO建立及建立后相关操作规范,以飨读者。


ECMO建立相关操作


1.预充


成人ECMO 血管通路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电解质等晶体液预充,如患者存在严重低血容量,可考虑联合使用血浆、白蛋白或其他胶体液预充管路。


预充时即开启变温水箱,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预置温度,通常设置为36.5~37.0℃,以避免ECMO运转开始时低温预充液进入体内导致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对于ECPR患者,可实施目标温度管理,目标温度32~36℃。


2.VV-ECMO的建立


(1)置管部位


1.jpg


(2)插管选择


2.jpg


(3)建立要点


3.jpg


(4)初始ECMO流量及气流量设定


4.jpg


2.VA-ECMO的建立


(1)置管部位


5.jpg


(2)插管选择


6.jpg


(3)建立要点


VA-ECMO的置管方法有三种:经皮穿刺法、半切开法和切开法。


√经皮穿刺法置管相对其他两种置管方法总体建立时间更短,更方便,不需要外科医生的协助,对于大部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内科医生是首选的置管方法。


√半切开法需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开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暴露出股动脉以及股静脉,并在股动脉和股静脉相应位置上留置荷包缝线,再通过直视下经皮穿刺的方式建立 ECMO 插管。相对于经皮穿刺法,半切开法置管成功率更高,若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有困难(如动脉粥样硬化、肥胖、低血压、心肺复苏等)时,半切开法能够快速指导建立ECMO 路径。


√对于前两种方法仍置管困难或者无法完成置管时,可采用直接切开法。通过直接切开股动脉血管壁,将ECMO 插管通过股动脉切口插入股动脉。这种方法血管损伤较大,不利于ECMO期间的止血,目前采用较少,主要用于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时的股动脉置管。本操作规范仅介绍经皮穿刺法及半切开法。


①经皮穿刺法


7.jpg


②半切开法


8.jpg


(4)初始 ECMO 流量及气流量设定


9.jpg


ECMO建立后相关操作


1.插管位置调整


10.jpg


2.联合CRRT治疗


11.jpg


3.ECMO管路及膜肺更换


12.jpg


4.模式转换


(1)VAV-ECMO


对于 VV-ECMO 支持的患者合并循环衰竭,可以增加股动脉灌注管以提供额外的循环支持。当采用 VA-ECMO 支持的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时,可以增加颈内静脉灌注管回输充分氧合的血液,以改善大脑和冠状动脉的氧输送。这种混合模式称为静脉-动脉-静脉 ECMO(VAV-ECMO),可以同时为心肺衰竭提供支持。


13.jpg


图片1.png

图1 VAV-ECMO连接方式示意图

a.膜式氧合器;b.水止夹;c.流量监测机器;d流量探头;e.颈内静脉灌注管;f股静脉引流管;g.股动脉灌注管;h.股浅动脉置入侧枝循环鞘管。


(2)VVA-ECMO


14.jpg


5.撤离


(1)VV-ECMO 撤离


15.jpg


(2)VA-ECMO撤离


16.jpg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