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溶细胞素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预后较差有关|AASLD 2024
2024-11-26 来源:医脉通

导语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多灶性胆管狭窄和进展期肝病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其治疗手段有限,探索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美国肝病学会年会(AASLD 2024)于11月15日-19日在美国圣地亚哥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摘要中,一项研究发现粪便溶细胞素与PSC患者预后较差相关。研究详情如下。

 

粪便溶细胞素与PSC患者预后较差相关

(摘要号:2272)


目前PSC除肝移植外尚无明确的治疗选择。肠-肝轴,特别是肠道菌群调节,已成为PSC发病机制的关键途径。近年来,粪肠球菌及其毒力因子溶细胞素引起关注。溶细胞素是一种由粪肠球菌分泌的双亚基外毒素,为酒精性肝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本研究探索了肠球菌的作用,特别是粪肠球菌和粪细胞溶解素在PSC患者中的丰度。

 

研究方法

为评估肠球菌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对58例PSC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扩增子分析。随后,对105例PSC患者,104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和68名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细菌DNA的qPCR验证和扩展发现。

 

研究结

高通量16S rRNA扩增子分析显示,与对照组(健康个体和IBD患者)相比,PSC患者肠球菌相对丰度较高(无论有无IBD)。研究人员在更大规模的PSC队列(n=105)中使用qPCR验证了这些结果。通过最大选择秩分析计算的最佳临界值显示,肠球菌丰度较高的PSC患者无移植生存率降低(p=0.028)(图1A,B)。研究人员还观察到PSC患者中粪肠球菌和粪便溶细胞素的丰度较高(图1C),Kaplan-Meier分析表明,粪便细胞溶素水平较高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差(p=0.04)(图1D)。


 图片1.png


结论

研究数据强调了粪肠球菌和粪便溶细胞素与PSC患者较差的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证实了进一步研究粪肠球菌及其毒力因子溶细胞素在PSC中作用机制的必要性,并为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Burcin Özdirik,Hilmar Berger,Fernanda Raya Tonetti,et al.FECAL CYTOLYSIN IS ASSOCIATED WITH A POORE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AASLD 2024. abstracts(227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