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的管理,来看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建议!
2024-11-19 来源:医脉通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导致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尚缺乏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循证指南,为规范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管狭窄症,本指南严格遵循国内外指南制订的相关指导原则,成立了多学科工作组,采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最终形成了12条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推荐意见,旨在规范临床实践。


中西医结合诊断


根据西医LSS的诊断标准进行辨病诊断,然后采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诊断。


1. 辨病诊断


1)症状


LSS的典型特征是间歇性跛行,即在步行一定距离后,下肢出现疼痛、乏力等感觉,以致出现跛行,不得不停下休息,上述症状可于前倾、前屈、蹲位或坐位缓解或消失,但行走一定距离后症状复现,再次引起跛行。部分患者由于特定神经根受压,常表现为对应的根性症状。马尾神经受压可出现会阴区感觉异常,甚至二便功能障碍。


2)体征


本病通常症状多、体征少,常见患者腰椎前凸变平、活动范围减少,直腿抬高试验阴性,部分可见腰过伸试验阳性。神经根管狭窄严重患者,可以出现根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


腰椎X线侧位片椎管正中矢状径小于13mm,功能位可见椎体失稳。CT上可见病变椎管周围组织增生,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同节段硬膜囊、神经根。MRI不仅具有CT的优点,且对硬膜囊、椎间盘及神经根状态易于观察和判断,可以明确显示腰椎管病理状态的全貌。


2. 辨证诊断


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为LSS常见证候,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其他辨证方法,综合反映本病的复杂情况:


1)风寒痹阻证


腰腿酸胀重着,肌肉拘紧、痉挛不舒,遇冷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2)气虚血瘀证


腰酸背痛难以久坐,疼痛缠绵,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瘀紫,苔薄,脉弦紧。


3)肝肾亏虚证


腰腿酸痛无力,劳累后更甚,休息后可缓解,精神疲倦,肌肉瘦削;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结  果


1. 针对LSS患者,中医经典名方能否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推荐意见1:对于风寒痹阻型LSS患者,建议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经典名方蠲痹汤(《医宗金鉴》)进行治疗。(2D)


推荐意见2:对于气虚血瘀型LSS患者,建议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进行治疗(2C)。


推荐意见3:对于肝肾亏虚型LSS患者,建议采用中医经典名方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进行治疗(2D)。


2. 针对LSS患者,中成药能否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推荐意见4:对于气虚血淤或肝肾亏虚型LSS患者,推荐选用丹鹿通督片(1C)。


3. 针对LSS患者,中医非药物疗法能否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推荐意见5:对于腰背部伴下肢疼痛的LSS患者,针刺能够改善疼痛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1B)。


推荐意见6:对于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等造成的LSS患者,针刀治疗能够改善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2D)。


推荐意见7:对于LSS存在局部软组织痉挛和椎间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推拿手法可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2D)。


4. 针对LSS术后患者,中医药干预措施能否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推荐意见8:对于LSS术后的患者,推荐使用补阳还五汤,有利于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2D)。


5. 针对LSS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该选择何种手术方案?


推荐意见9:对于有中重度症状的LSS患者应施行椎管减压手术(1B);以下肢症状为主且无腰椎失稳时,建议单纯手术减压(1B);75岁或以上LSS患者可考虑手术减压(2C)。


推荐意见10:LSS患者在神经功能迅速恶化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开放减压融合或不融合(1A)。


推荐意见11:目前有充分的证据推荐使用经皮影像引导腰椎减压术(PILD)治疗LSS,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1A)。


推荐意见12:棘突间撑开装置植入术是治疗LSS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其撑开作用可以扩大神经根管面积,缓解神经症状,可应用于间歇性跛行的腰椎管狭窄(1A)。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