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
2024年10月26日,美国肾脏病学会学术年会肾脏周(ASN Kideny Week)的高影响力临床研究专场2在美国圣地亚哥如期举行。在这项专场汇报中,有2个研究与血液透析密切相关,而且可能揭示了未来血液透析中疼痛和血管通路管理的新篇章!
HOPE研究:疼痛忍耐训练可以增加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背景
疼痛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约60%的血透患者受此困扰。然而,许多患者却不能得到有效的疼痛管理。这是因为,①部分镇痛药物具有肾毒性;②疼痛病因复杂,仅药物管理可能无效;③可能同时出现焦虑、虚弱和抑郁;④疼痛管理可能对部分肾内或血透医生而言较为陌生;⑤非肾内科医生(疼痛科医生)对血透患者的疼痛管理没有过多关注。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干预组接受为期24周的PCST疼痛训练,干预组则接受标准治疗。在第24周和第36周期间,两组符合条件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
研究的纳入标准为,①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史≥90d;②合并慢性疼痛(既往3个月内,每日疼痛或大部分时间感受到疼痛);③疼痛、活动和生活量表(PEG)评分≥4分(0~10分);④英语或西班牙语使用者。排除标准为,接受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疼痛干扰,定义为BPI评分的变化;次要疼痛终点为疼痛的剧烈程度、严重疼痛发生次数、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次要临床终点为摔倒、住院和死亡。主要分析了从基线至第12周的变化。
研究结果
01.基线信息
干预组入组319例,对照组324例。干预组的平均年龄为60.3岁,女性占比47.6%,基线BPI评分为6.3;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60.4岁,女性占比42.0%,基线BPI评分为6.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干预组中,所有患者应接受12次PCST学习,而截止第12周时,平均每位患者学习10.2(±2.8)次,中位学习次数12次(IQR:10~12)。
02.主要终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2周、第24周以及第36周时,虽然两组的BPI都有所下降,但是在第12周和第24周时,干预组的BPI评分下降更多,有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干预后,两组之间不再具有显著差异(表1)。
表1 主要终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2周和第24周,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有更多患者的BPI评分改变>1分,OR分别为1.79和1.59(表2),而在第36周,这种改变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表2 疼痛的剧烈程度改变情况
03.次要终点
次要终点的改变情况如图1所示。值得注意的是,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风险更低,而且生活质量更高。但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图1 其他次要终点
在临床次要终点方面,摔倒、住院和死亡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在不良事件方面,两组也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总之,本研究提示“话疗”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疼痛的忍受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抑郁、焦虑的发生风险,或可使患者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Humacyte人工血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新曙光?
研究背景
高质量血液透析的前提是良好的血管通路。目前,临床常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然而,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拥有较好的AVF,比如部分患者的两侧前臂均不能找到适当的自体血管以作AVF;AVF需要成熟时间,过早起始治疗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死亡率的增加。ATEVTM(脱细胞组织工程血管)是AVF的潜在替代血管通路选择,初步数据表明感染率低,且没有相关的成熟失败。Humacyte人工血管是一种ATEVTM血管,不会发生成熟失败(图2)。那么,该人工血管与AVF相比,孰优孰劣?
图2 Humacyte 人工血管示意图
备注:医护人员得到的是一个脱细胞的、发育完善的人工血管,因此不会出现AVF的成熟不足;又因细胞脱落、抗原消失,因此不会引起人体的排斥反应。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两组对照研究,旨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评估AVF和ATEVTM人工血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共计纳入了242例终末期肾脏病(ESKD)患者,期望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预期寿命>2年的患者,因此需接受血管通路手术。研究的排除标准为,已有血管通路(无需接受血管通路手术)和未受控制的糖尿病(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时血管通路的“通畅”情况,本研究中血管通路通畅定义为在连续4周的期间,使用2针进行透析的时间≥75%。次要终点为,第12个月时血管通路是否可以使用。安全性终点为:①随访12个月期间,与血液透析相关的感染;②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AESI);③第12个月时,与血透相关的干预。
研究结果
01.基线信息
总计入组242例患者,其中人工血管组123例,AVF组119例。人工血管组的平均年龄57.1岁,女性占比30.1%。AVF组平均年龄60.1岁,女性占比27.7%。
02.主要终点
第6个月和第12个月,人工血管组和AVF组患者的血管通路通畅率分别为81.3%和66.4%以及68.3%和62.2%;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 0.0071)。在亚组分析中,患有糖尿病、
图3 主要终点的亚组分析
备注:蓝色标注为更适用人工血管的亚群
03.次要终点
在12个月内,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如下图(图4)所示。整体而言,两组未见显著差异(P = 0.0164),但是在女性、肥胖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人工血管组的血管通路使用情况优于AVF组(P = 0.0011、0.0020以及0.0155)。
图4 血管通路使用情况
04.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人工血管可能是制造血管通路的新方法,且对部分患者而言,可能适用性优于现行的AVF。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