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付蓉教授分享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多发性骨髓瘤MDT建设之路 |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第八届学术会议
2024-11-09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由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主办,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第八届学术会议”于11月2-3日在天津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权威专家就多发性骨髓瘤(MM)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报告,为血液学界同道带来了触类旁通的启迪。会议现场,医脉通特邀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接受采访,分享本次大会的精彩看点以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多发性骨髓瘤MDT建设的相关经验。



医脉通:作为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本次学术会议有哪些亮点或特色活动,能够吸引如此多的专家学者参与?


付蓉教授


本次会议作为专注于MM领域的全国性专门会议,从会议内容到参会人员都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会议内容涵盖广泛,与会专家方面更是涵盖了恶性浆细胞疾病各个领域的一线专家。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主办,着重于临床实际问题的探讨与解决,特设了疑难病例讨论专场,会议内容丰富多元,不仅涵盖了临床最新的前沿进展,也有临床实践疑难病例,除展示国际最新数据外,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在血液病领域取得的自主研究成果与宝贵数据。此外,大会还特别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安排了基础科研领域的深度探讨,也不乏临床科研的生动案例分享。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从各个纬度剖析了恶性浆细胞疾病的本质,使大家对于这类疾病的认知和理解更进一步。


医脉通: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MM患者的诊疗现状?目前天津地区MM的诊疗水平如何?


付蓉教授


目前天津MM的诊疗水平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从治疗药物的更新迭代,到诸如CAR-T、双抗等最新疗法的逐渐普及,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逐渐接轨。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目前MM标危患者生存期为7-10年,但高危患者生存期仍只有4-6年,超高危患者仅有2-3年,这一现状不仅凸显了MM治疗领域存在的巨大挑战,也深刻反映了在优化疾病管理策略上的迫切需求。此外,患者随访和全程管理以及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当然这也是全世界血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医脉通:本次会上您分享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多发性骨髓瘤MDT建设的相关经验,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在MDT模式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MM的诊疗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或突破?


付蓉教授


MM及相关恶性浆细胞疾病从诊断到治疗都需要多学科一同参与,共同努力。今年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开展多发性骨髓瘤MDT的整整十周年,十年来,我们医院每年新诊断的MM患者达到168例,在此期间,我们与肾脏科,骨科,病理科,中医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十余个科室更是建立了针对MM和轻链淀粉样变性的MDT专家团队及诊疗绿色通道,同时设立了骨髓瘤患者之家,定期对患者进行骨髓瘤患教及科普、义诊,同时设立专病门诊。此外,在化验检查方面我们完善了包括血尿游离轻链及Euroflow的全流程骨髓瘤检查,并和检验科一道建立了球蛋白增高自动预警系统。上述各项举措的落地实施,最终都转化为患者实实在在的受益,大大降低了漏诊、误诊和延诊的发生,延长了患者生存以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脉通:在未来几年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MM的诊疗和研究方面有哪些规划或目标?


付蓉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多发性骨髓瘤MDT的发展之路已经走过十年,展望下一个十年,我们在临床方面将继续巩固扩大MDT成果,进一步减少患者的漏诊、误诊、延诊,同时带动骨髓瘤MDT从诊断到治疗、到并发症处理所涉及的相关科室的发展。目前MM的治疗模式已形成由新型药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T细胞重新定位治疗“三驾马车”带动的全程立体的治疗模式,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改善摸索在此框架下不同线数患者治疗的优化策略。同时结合综合性医院平台的优势,探索肾功能衰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在内的诊疗模式,进一步承接和发起大规模的更有价值的临床试验。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将继续深化、完善骨髓瘤骨病及骨髓瘤免疫微环境等相关基础研究体系。


随着MM患者生存的进一步延长以及患者长疗程治疗的特点,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将放在患者随访、患者库的完善及患者的全程管理方面,从而使好的治疗及高质量的患者生存能够在真实世界中最终落地。我相信,在血液病领域,继慢性髓系白血病之后,MM很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实现长期高质量慢性病管理模式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1731137394615945.png
付蓉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血液病中心主任

天津市骨髓衰竭及癌性造血克隆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天津市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罕见病PNH协作组组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红细胞疾病专委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MDS/MPN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学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副主委

天津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委、天津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主笔《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国指南》、《PNH中国专家共识》、《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中国专家共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