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
一、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①总胆固醇(TC)≥5.20 mmol/L;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③甘油三酯(TG)≥1.70 mmol/L。当检测结果满足①+③或②+③时,可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
二、血脂异常筛查
血脂异常的早期识别和持续监测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持续升高,然而我国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知晓率仍较低,提高公众对定期血脂检测的认知是预防ASCVD的关键。建议将血脂检测纳入全人群
1. 筛查策略建议:
①20~40岁的成年人应至少每5年检测1次血脂;
②≥40岁的成年人应每年检测1 次血脂;
③ASCVD 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
④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
⑤上述人群应至少检测1次脂蛋白(a)[Lp(a)]。
2. 重点筛查对象:
①既往诊断ASCVD 的患者;
②具有多个ASCVD 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③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罹患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或已知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④出现皮肤或肌腱黄色瘤、跟腱增厚表现的患者。
三、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首先,按照是否患有ASCVD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种情况。在接受二级预防的ASCVD人群中,把发生过至少2 次严重ASCVD 事件或发生过1 次严重ASCVD事件合并至少2个高危因素者列为超高危人群,其他列为极高危人群。
对于无ASCVD 人群,具有以下3 种情况之一直接认定为高危人群,无需进行10年ASCVD发病风险评估:①LDL-C≥4.9 mmol/L或TC≥7.2 mmol/L;②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③慢性肾脏病(CKD)3~4期。
不符合上述3种情况的个体,应进行10年ASCVD 发病风险评估。根据LDL⁃C 水平、高血压及其他ASCVD危险因素数量,将风险分为21种组合,10年发病平均风险<5%、5%~9%和≥10%分别定义为低危、中危和高危。对于中危且年龄<55岁的个体,建议进行ASCVD 余生风险评估。详见图1。
注:AS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 总胆固醇,CKD 慢性肾脏病,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
图1 中国成人ASCVD总体发病风险评估流程图
鉴于临床情况复杂,特别是中危人群是否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时难以确定,建议结合ASCVD风险增强因素(表1)进行综合判断,风险增强因素越多,越倾向按高危人群处理。
表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强因素
四、降脂靶点目标值
推荐LDL⁃C作为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 和TG 作为次要干预靶点。设定适宜的LDL⁃C 目标值有助于优化治疗风险获益比,改善医患沟通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同风险等级个体的血脂管理目标值详见表2。
表2 不同风险等级的ASCVD患者降脂靶点目标值(mmol/L)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