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监测?看看国际专家共识的建议
2024-09-20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是一种慢性、由过敏原触发、Th2细胞介导的食管疾病,其特点是食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为主的炎症进而引发临床上以食管功能障碍为主的症状。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及食管扩张,简称“3D”治疗。由于该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所以多数需要长期治疗,以预防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EoE患者的最佳监测策略尚无研究或建议。《2023 国际专家建议:常规临床实践中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的监测》在现有临床证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常规临床实践中监测EoE患者给出了11条建议。


为什么需要对EoE患者进行监测?


声明1


EoE 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和/或饮食剔除治疗来达到疾病缓解。(高质量证据)


声明2


目前的数据表明,EoE的慢性持续炎症会导致食管长期重塑,并增加未来并发症的风险,例如食管食物嵌塞和需要扩张食管。(中等质量证据)


声明3


有效的维持治疗可能会减少 EoE 并发症的发生。(低质量证据)


声明4


原稿:随访联系不仅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治疗副作用,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修订:定期临床随访可以评估疾病活动性,同时监测治疗副作用、调整治疗方案并鼓励治疗依从性。(中等质量证据)


声明5


原稿:不建议仅进行按需随访,因为症状并不总是与组织学活动相关。


修订:由于症状仅与内镜和组织学疾病活动适度相关,因此不建议进行完全基于症状(按需)的随访。(中等质量证据)


如何对EoE患者进行监测?


声明6


为了监测患有 EoE 的成人和儿童的疾病活动,应使用嗜酸性粒细胞峰值计数 eos/hpf 和/或 eos/mm2 来评估组织学活动性。(低质量证据)


声明7


应使用EoE内镜参考评分 (EREFS) 评估内镜活动。(低质量证据)


声明8


原稿:目前不建议在临床常规中使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监测 EoE 的疾病活动。


修订:目前不建议在常规临床实践中使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来监测 EoE 的疾病活动。(中等质量证据)


对EoE患者进行监测的时机


声明9


随访评估(包括内镜活检),应在任何针对活动性 EoE 的诱导治疗或任何重大治疗改变(例如,改变治疗方式;停止维持治疗)开始后 8 至 12 周进行。(低质量证据)


声明10


原稿:对于病情稳定、接受(或不接受)任何 EoE 定向治疗的患者,建议进行 12 至 24 个月的随访间隔(包括内镜检查),但在某些情况下应个体化。


修订:对于病情稳定、接受(或不接受)任何EoE定向治疗的患者,我们建议每12至24个月定期进行临床随访。可根据个人情况考虑定期重复内镜检查,如可能需要干预的症状恶化或已确定/疑似狭窄患者,考虑修改治疗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明确食管组织学的患者。(低质量证据)


声明11


原稿:对于已知狭窄表型且需要事先进行内镜扩张的患者,内镜检查随访间隔应个体化。


修订:对于有狭窄表型病史且需要事先进行内镜扩张的患者,内镜检查随访间隔应个体化。(低质量证据)


参考文献
1.von Arnim U, Biedermann L, Aceves S S, et al. Monitoring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International Expert Recommendations[J].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3, 21(10): 2526-253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