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嵩,刘 赫,李建初,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常见内分泌疾病,指因1个或多个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分泌过多而影响机体钙、磷代谢所致血钙增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HPT 常见病因包括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腺体增生及
诊断PHPT 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包括血清PTH 和血清钙水平升高及25-羟
1.常规超声
超声可显示正常甲状旁腺,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均匀中高回声,大小约6mm×4mm×3mm,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无明显血流信号。张俊花等以超声扫查120名健康人的正常甲状旁腺,发现超声对于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正常甲状旁腺的显示率分别为86.7%、94.0%、90.0%和93.3%,并指出超声对于健康人下甲状旁腺的显示率(93.7%)高于上甲状旁腺(88.4%)。甲状旁腺腺瘤及增生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晰,血流丰富。
甲状旁腺癌一般体积较大,纵横比>1,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病变内可见钙化,且血流丰富。张翔等通过回顾性分析9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HPT患者,发现术前超声诊断PHPT的敏感度为97.18%,其阳性预测值为98.40%。CHEUNG 等针对43篇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超声诊断PHPT的敏感度为76.1%,其阳性预测值为93.2%。常规超声的局限性在于其对于胸骨后、食管旁等异位病灶、小病灶及多发病灶的敏感性有限,且诊断结果受检查医师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2.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指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Vue、Sonazoid等)使病灶增强,并根据其增强特征进行诊断;通过增强显示病灶内部血流,可观察肿瘤内部新生血管及不同组织器官的微血流灌注,通过评估病灶增强模式,量化病灶微血管灌注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
CEUS最早用于肝脏,目前在甲状腺、乳腺、胰腺、脾脏及血管等组织器官中应用广泛。目前甲状旁腺CEUS 常用造影剂是SonoVue。SonoVue含有高密度惰性气体
AGHA 等对31个(31例)甲状旁腺肿物行常规超声及CEUS,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发现常规超声正确诊断23个病灶,而CEUS正确诊断31个病灶,CEUS的诊断敏感度高于常规超声;且异常甲状旁腺CEUS早期可见明显边缘增强,早于甲状腺组织,而最大径>8mm 的甲状旁腺病灶延迟期洗脱明显快于甲状腺组织。
PICCIN 等回顾性分析14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HPT 患者的甲状旁腺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认为CEUS 诊断甲状旁腺病变的敏感度(77.6%)稍高于常规超声(74.6%),其对伴发甲状腺疾病的PHPT 的诊断敏感度(70.6%)高于常规超声(64.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516、0.529)。
AGHA 等分析75 例PHPT 患者的CEUS,发现CEUS对于多病灶及既往有颈部手术史者的PHPT的诊断敏感度优于常规超声,且对常规超声易漏诊的甲状旁腺小病灶(最大径0.5~1.5cm)亦有一定优势;对99Tcm-MIBI显像阴性PHPT,CEUS的诊断敏感度为96.3%,且其对小病灶的诊断敏感度高于99 Tcm-MIBI 显像(97.2% vs.60.8%,P =0.019)。
PARRARAMÍREZ等对29例PHPT患者的31个病灶(单腺瘤27例、双腺瘤2例)行CEUS,发现CEUS对2个术前超声与核素诊断结果不一致的病灶均予准确诊断;其中2 个病灶常规超声呈假阳性,CEUS因发现典型淋巴结门型血流而正确诊断为淋巴结,提示CEUS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与异常甲状旁腺。
3.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SE)通过对组织施加机械激励并监测由此引发的组织形变而分析组织间的硬度差异,可弥补传统影像学方法无法判断组织软硬程度的不足,有助于鉴别病变及辅助常规灰阶超声进行诊断。USE技术主要分为应变弹性成像(strain elastography,SE)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前者以实时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graphy,RTE)为主,后者主要包括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及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
3.1 USE 鉴别甲状旁腺腺癌、甲状旁腺腺瘤及甲状旁腺增生
UNLUTURK 等采用SWE观察54个甲状旁腺腺瘤及27个甲状旁腺增生病灶,发现前者硬度明显高于后者,而USE 有助于鉴别。ISIDORI等以SWE评估44个良性甲状旁腺病变(15个甲状旁腺腺瘤、29个甲状旁腺增生)和3个甲状旁腺腺癌,发现甲状旁腺腺癌的弹性指数明显高于良性甲状旁腺病变,而弹性成像可用于鉴别甲状旁腺良、恶性病变。
CAKIR等观察230例PHPT患者共245个甲状旁腺病灶,包括202个甲状旁腺腺瘤、17个甲状旁腺增生及26个甲状旁腺不典型腺瘤,结果显示三者弹性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弹性成像对鉴别诊断甲状旁腺不典型腺瘤与腺瘤及增生具有一定价值。
3.2 USE鉴别甲状旁腺病变与颈部其他组织来源病变
BATUR等对比观察21个甲状旁腺腺瘤、40个甲状腺良性结节和31个甲状腺恶性结节的SWE表现,发现甲状旁腺腺瘤硬度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而低于甲状腺恶性结节。CHANDRAMOHAN等研究证实甲状腺实性结节硬度大于甲状旁腺病变;以ARFI观察47个甲状旁腺病变(43个甲状旁腺腺瘤、4个甲状旁腺增生)和93个甲状腺实性结节(38个良性结节、55个恶性结节),发现甲状旁腺病变硬度小于甲状腺实性结节,以1.72m/s作为剪切波速度的阈值,其区分甲状旁腺病变与甲状腺实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3%和71.1%,表明USE可辅助区分甲状旁腺结节与甲状腺结节。
USE有助于区分甲状旁腺病变与颈部正常组织。AMZAR 等对27 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行颈部SWE,发现甲状旁腺腺瘤(4.86kPa)与正常甲状腺组织(14.22kPa)及颈部肌肉组织(15.66kPa)弹性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4.超声-CT/MRI/PET/SPECT融合成像
对不同成像模式进行组合并加以融合有助于克服单一成像模式的局限性。超声-CT/MRI/SPECT 融合成像主要指将CT/MRI/SPECT三维容积数据导入超声诊断仪,通过磁定位追踪技术将CT/MRI/SPECT图像与超声图像进行匹配、融合,并实现同步实时显示;由此将超声的实时、便捷与其他影像学方法的高分辨率及可进行功能显像等优势相结合,达到信息互补、优势共享,现已用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前列腺穿刺活检及颅脑肿瘤术中定位等。
GUHNE 等以99Tcm-MIBISPECT/超声融合成像鉴别1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与甲状旁腺病变,术后病理证实上述病灶分别为甲状腺结节及甲状旁腺腺瘤;99Tcm-MIBISPECT/超声融合图像显示甲状腺结节无摄取,而甲状旁腺病变呈高摄取。SEIFERT等报道1 例PHPT 患者,术前常规超声检查和99Tcm-MIBI显像均未能识别病变甲状旁腺的位置,18F-胆碱PET/CT显像提示左咽旁高摄取,PET/超声融合成像清晰显示病灶,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甲状旁腺腺瘤。FREESMEYER 等报道1例椎前食管旁异位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髓样癌并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8F-胆碱PET 显像见左颈部高摄取灶,经PET/超声融合成像准确定位病灶。
5.小结与展望
超声对诊断PHPT 具有重要价值。常规超声可清晰显示病变大小、数目、位置、形态及血流特征,CEUS可实时显示病灶血流灌注及廓清过程,弹性成像反映组织软硬度,融合成像则可提供病灶功能相关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声将在术前诊断PHPT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源:方嵩,刘赫,李建初.超声诊断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