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A修饰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3-10-24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作者:付天娇,暴洪博,李晨龙,王宇杰,梁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预后较差,其发病率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7%,约占恶性肿瘤的80%。神经胶质瘤是最难治疗的肿瘤之一,其中一个原因是血脑屏障限制了放化疗的疗效;另一个原因是神经胶质瘤细胞的高度侵袭性和增殖性,这些细胞很难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故而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生物中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信使RNA修饰之一,在核复制病毒的RNA中也是如此,而且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mRNA的m6A甲基化修饰。本文主要综述了m6A甲基化修饰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

 

1.m6A甲基化

 

1.1m6A甲基化的概念

 

m6A甲基化修饰是指RNA的腺嘌呤第六号氮原子上的单甲基化修饰,通常发生在mRNA、lncRNA、circRNA、snRNA、tRNA和rRNA等多种RNA中。研究显示,m6A修饰位点常位于共有序列RRm6ACH(R=G/A,H=A/C/U)上,这些位点主要分布在RNA的3'UTR、终止密码子或者长外显子附近,对RNA前体的剪接、3'末端的处理、出核转运、降解和翻译等过程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m6A是真核生物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上最主要且研究最多的甲基化形式,是动态可逆的过程,甲基由methyltrans-ferase-like3(METTL3)、methyltrans-ferase-like14(METTL14)、wilms'tumor-associatingprotein(WTAP)组成的甲基转移酶复合物转移至腺嘌呤的第六位氮原子,可被脂肪质量与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 protein,FTO)等去甲基化转移酶修饰。经m6A修饰后的RNA可被YTH结构域家族蛋白特异性识别,进一步调控mRNA的可变剪接、出核转运、翻译和降解。

 

1.2m6A甲基化蛋白及其生物功能

 

参与m6A甲基化的蛋白主要有甲基转移酶(METTL3/14/16、WTAP、KIAA1429、RBM15/15B、ZC3H13等)、去甲基酶(ALKBH5、FTO)和RNA结合蛋白(YTHDC1-2、YTHDF1/2/3、eIF3、HNRNPA2B1、HNRNPC、Prrc2a等)三类。

 

1.2.1m6A甲基转移酶

 

甲基转移酶即m6A编码器(writers)。RNA甲基转移酶由METTL3和METTL14形成异二聚体催化核心并和一个调节亚基WTAP组成。实验表明,METTL3和METTL14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稳定但不对称的METTL3-14复合物,WTAP与METTL3-14复合物相互作用影响体内m6A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和核斑点的定位。

 

其中METTL3是具有催化活性的亚基,需要结合供体底物S-腺苷-蛋氨酸(SAM)在催化部位;而METTL14是一种失活的甲基转移酶,它是METTL3酶活性的变构激活剂,促进METTL3识别RNA底物。

 

最近研究显示,m6A修饰在Lys36(H3K36me3)峰的组蛋白H3甲基化附近富集,当细胞内H3K36me3耗尽时,m6A修饰减少。H3K36me3直接被METTL14识别和结合,介导m6A在新合成的RNA上沉积。WTAP将METTL3和METTL14锚定在核斑点中,并赋予m6A沉积在转录本和其中选定位点组中的特异性。而KIAA1429是新发现的甲基转移酶组成成分,其N端能够聚集甲基转移酶催化核心METTL3/METTL14/WTAP,进而定点调节m6A水平。

 

最近研究显示,METTL16被鉴定为另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m6AmRNA甲基转移酶,在mRNA的稳定性和剪接中起着重要作用。METTL16依靠RNA序列和结构的组合来识别其RNA底物或直接与mRNA前体结合参与大部分甲基化反应。此外,有研究表明同时或单独敲低RBM15和RBM15B可导致mRNA中m6A水平的显着降低。

 

1.2.2m6A去甲基化酶

 

m6A去甲基化酶即m6A消码器(erasers),确保转录组中m6A修饰的动态平衡。目前仅发现两种m6A去甲基化酶,FTO和ALKB同源蛋白5(ALKBhomolog5,ALKBH5),两者虽然都属于ALKB家族,但对m6A修饰的擦除作用是互不影响的。

 

研究表明,ALKBH5与核斑点共定位,调节mRNA加工因子的组装/修饰,并调节mRNA输出和稳定性。然而,最近的多份报告暗示m6A可能不是FTO的生理相关靶点。例如,在FTO基因敲除小鼠的胚胎和细胞中,m6A水平没有增加。

 

在神经胶质瘤中,只有0.1%的ALKBH5基因发生突变,FTO中没有突变的报道。然而,就像乳腺癌一样,ALKBH5的高表达可能是通过诱导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发生的,与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患者预后差相关。

 

1.2.3m6A识别蛋白

 

m6A识别蛋白即m6A读码器(readers),能够选择性识别靶RNA的m6A甲基化修饰,通过与m6A修饰区域特异性结合或者改变RNA二级结构使蛋白利于与RNA结合等方式行使功能,进而参与RNA代谢的各个阶段。包括YTH结构域家族中定位于细胞质的YTHDF1、YTHDF2、YTHDF3、YTHDC2和定位于细胞核的YTHDC1,核不均一核糖蛋白家族HNRNPC和HNRNPA2B1,以及真核起始因子eIF3、Prrc2a等。

 

YTH结构域蛋白家族是最早发现的阅读器蛋白家族之一。通过调节RNA的剪接、翻译和定位,广泛参与转录后调节。在识别m6A甲基化位点后,YTHDF2募集CCR4-NOT腺苷酸酶复合体或HRSP12/RNaseP/MRP复合物,加速RNA的脱腺苷酸化和切割,使目标mRNA不稳定并进一步衰减。其中,YTHDF3可与YTHDF1协同作用促进m6A修饰的mRNA翻译,YTHDF3与YTHDF2的协同作用可能导致m6A修饰的靶RNA发生降解。

 

HNRNPA2B1与m6A修饰的碱基不能直接结合,它与作为miRNA初级体(pri-miRNA)微处理器复合物组分的DGCR8蛋白相互作用,促进pri-miRNA的加工。eIF3蛋白能够与mRNA5′UTR端的m6A修饰位点结合促进mRNA翻译,这是一种不依赖于帽子结合因子的eIF3激活翻译起始的新机制。

 

Prrc2a是一种新的m6A阅读器,它通过依赖m6A的方式与CDS区域中的共有GGACU基序结合进而稳定mRNA的表达。此外,核糖体也可以作为m6A读码器。但其对m6AmRNA稳定性和/或翻译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

 

2.m6A甲基化与癌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6A基因修饰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m6A修饰酶表达量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肿瘤相关基因mRNA的甲基化水平,进而影响下游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开辟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最近对10000例含33例以上癌症类型的患者进行的一项关于m6A编码器、消码器和读码器的分子改变和临床相关性的系统分析表明,这些调节因子与癌症通路的激活和抑制密切相关,并且与具有预后意义的肿瘤亚型相关。

 

这些改变通过调节不同下游靶点的mRNA稳定性或蛋白质翻译,在不同的癌症功能中发挥作用,包括癌症干细胞形成、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癌症代谢、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例如:METTL3可促进致癌mRNA的翻译,也可损害癌细胞的EMT。

 

METTL3、METTL14和FTO均可能通过增强MYC、MYB、Bcl-2和PTEN的表达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分化,调控造血干细胞的髓样分化。目前认为分化诱导剂靶向结合METTL14是新的有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的方案。此外,在胃癌中,m6A修饰的减少可能通过激活致癌信号促进胃癌的恶性进展,而FTO作为癌基因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

 

YTHDF1与结直肠癌的致瘤性和肿瘤干细胞样活性有关。另有研究指出,首次发现METTL3/YTHDF1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总体生存率相关,METTL3/YTHDF1低表达组预后较好。

 

3.m6A修饰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

 

3.1m6A修饰与神经胶质瘤的诊断

 

表观遗传学改变是诊断GBM的前景标志物。另外,一些表观遗传状态确实可以解释GBM的结果。例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观遗传沉默显著影响了替莫唑胺(Trimetazidine,TMZ)对GBM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MGMT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是预测GBM患者生存期和其对TMZ反应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研究表明,无论是抑制METTL3还是过度表达FTO,都会降低m6A表达,进而减少凋亡细胞的数量,导致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系的转移和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反之亦然。RNA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神经胶质瘤组织中m6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

 

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lioblastoma stem cells,GBMSCs)具有特别强的放射抗性和侵袭性,是GBM复发率高的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ALKBH5通过促进GBMSCs的侵袭能力进而提高GBM的侵袭性;而METTL3/METTL4过表达会抑制GBMSCs的生长和自我更新。

 

m6A修饰的规律性变化可以预测GBM患者的预后或用于GBM的诊断。相关研究表明,外周血RNA中的m6A是胃癌的生物标志物。miRNAs的甲基化水平是早期胃肠癌的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m6A消码器ALKBH5和FTO是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而YTHDF1的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那么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从外周血或脑脊液中鉴定相关的m6A修饰可能是诊断GBM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3.2m6A修饰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考虑到m6A修饰相关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一些研究人员基于对基因组图谱的数据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每种类型的m6A调节酶与神经胶质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包括WHO分类、异柠檬酸脱氢酶明,大多数m6A调节酶的表达水平与WHO组织学分级及相应的分类密切相关。定量分析显示,WTAP、YTHDF、ALKBH5、FTO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呈显著相关,其中WTAP、YTHDF、ALKBH5的表达丰度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而FTO的表达丰度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3.3m6A修饰在神经胶质瘤中的潜在治疗意义

 

DNA、组蛋白和其他蛋白质的共价修饰在癌症治疗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经批准了一些表观遗传药物,如亚苯胺异羟肟酸(suberanilohydroxamic acid,SAHA)、罗米迪辛(Romidessin)、贝利诺斯特(Belinostat)和潘诺比坦(Panobinostat)。中国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也批准西达本胺(Chidamide)用于治疗某些T细胞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

 

此外,许多其他表观遗传药物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针对蛋白翻译后修饰物(如E3泛素蛋白连接酶)的药物,包括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斑点型BTB/POZ蛋白(SPOP)、细胞凋亡抑制因子2(cIAP)和后期促进复合物/环体(APC/C),也已在临床实践和临床前应用中进行了评估。

 

m6A是RNA在转录后水平最常见的共价修饰。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其在恶性肿瘤(如GBM)中的治疗潜力。目前,一些制药公司正计划开发METTL3-METTL14复合物和ADAR的小分子抑制剂。几种含哌啶环或哌嗪环的化合物与METTL3-METTL14-WTAP复合物有很高的协同结合效率,从而激活RNA甲基化。

 

最近,METTL3小分子抑制剂也显示出抑制体内AML进展的能力。在上述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相信未来与m6A修饰相关的神经胶质瘤靶向(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分类和1p/19q状态。结果表治疗将很快被开发出来。

 

此外,m6A在泛癌队列中的应用揭示了其与不同肿瘤的预后和PD-L1表达的相关性,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胃癌患者中,与m6A评分高的患者相比,m6A评分低的患者接受抗PD-1/L1免疫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和临床反应;在肺腺癌患者抗PD-L1治疗研究中,发现m6A评分高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m6A评分低的患者,且完全/部分缓解患者的评分也较高。因此,m6A调节因子的表达模式对预测抗癌免疫应答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预测PD-L1等免疫治疗对GBM患者疗效的有力工具。

 

3.4m6A修饰与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中国神经胶质瘤基因组图谱(the 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数据库中m6A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高危基因主要包括ALKBH5、YTHDF1、YTHDF2、HNRNPC和WTAP,保护基因主要为FTO、YTHDC1和METTL3。在成人低级别神经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LGGs)中,YTHDF2、WTAP、ALKBH5、HNRNPC、YTHDF1和FTO的表达水平与IDH突变型神经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

 

综上所述,YTHDF2、HNRNPC和YTHDF1对IDH野生型的LGGs有预测价值,FTO、YTHDF2和RBM15对IDH野生型的GBM有预测价值,FTO对IDH突变的GBM也有预测价值。此外,m6A调节酶得出的风险评分可以独立预测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对于WHO分级为II级和III级的神经胶质瘤,高风险评分的患者的OS明显短于低风险评分的患者。根据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风险分数高的GBM患者对TMZ治疗也更敏感,抗药性相对较低。

 

4.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在神经胶质瘤中主要有METTL3、ALKBH5、WTAP、FTO和YTH结构域蛋白等表达异常,通过影响m6A甲基化水平,改变mRNA稳定性,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m6A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不同,这表明m6A修饰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仅可能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可能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因此,通过调节m6A相关基因可能为神经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付天娇,暴洪博,李晨龙等.m6A修饰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17):3296-330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