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新系统评价
2022-07-17 来源:医脉通

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阿替普酶是唯一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的药物,可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90天时残疾发生率;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指南推荐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4.5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替奈普酶纤维蛋白选择性更高,分子更大,半衰期更长(17分钟),并且给药更加方便,可单次静脉注射给药。两种药物治疗AIS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呢?

 

近期一项发表于Int J Emerg Med的系统评价比较了阿替普酶和替奈普酶在三个方面的疗效:(1)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2)90天时的功能结局;(3)血栓切除术后的再灌注分级。

 

研究方法

 

研究者在2021年8月在PubMed进行了检索,筛选出2010年2月至2021年8月之间以英文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相关研究均探讨了阿替普酶与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使用改良的Rankin评分(mRS)评估功能结局,范围从0(无残疾)到6(死亡);使用脑梗死溶栓(TICI)灌注量表评估再灌注分级,范围从0(无灌注)到3(完全灌注)。

 

选择研究、提取数据、对文献中的定性和定量信息进行客观评估均是根据PRISMA指南来执行的。

 

研究结果

 

共检索到34篇文章,最后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75名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82名患者使用替奈普酶,727名患者使用阿替普酶(5人由于不符合规范而剔除)。5项试验在发病4.5小时内溶栓,1项试验在发病6小时内溶栓。

 

纳入的研究结果显示,替奈普酶对AIS患者的疗效与阿替普酶相比更优或者相当。

 

1. 症状性颅内出血

 

四项试验显示症状性出血患者的百分比差异不显著。所有研究均指出,需要进行额外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2. 90天功能结局

 

两项研究报告了功能结局,替奈普酶和阿替普酶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3. 血栓切除术后的再灌注分级

 

三项试验没有关注血栓切除术后的再灌注分级,另外三项研究显示,替奈普酶在增加血栓切除术后再灌注率方面具有优势。

 

结果显示,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疗效相当,在某些方面优于阿替普酶,综合考虑替奈普酶似乎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更好的溶栓药物。

 

文献索引:Neha Potla, Latha Ganti. Tenecteplase vs. alteplas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Emerg Med. 2022 Jan 4; 15(1):1. doi: 10.1186/s12245-021-00399-w.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