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重阳,李宇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曲志钊,王宏勤,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目前,PTN的确诊主要依靠患者症状和辅助检查。PTN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就PTN的治疗进展做一回顾性综述。
1.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PTN使用最多的药物是
有研究认为
2.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
1959年Gardner和Miklo首先报告在手术中分离压迫三叉神经的动脉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成功。20世纪60年代,Jannetta教授首次报道用显微镜进行MVD,并提出MVD的概念。目前,MVD已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主流手段。随着影像学的进步,神经功能成像为术前责任血管的判断、手术方式的确定、术中情况的判断及患者的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当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只要条件允许,对于无开颅禁忌症的PTN患者推荐MVD为首选的手术方法。且随着手术技术和麻醉技术的进步,MVD已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高龄患者只要一般情况良好,可以耐受全身麻醉,也可以选择MVD治疗。有研究显示,70岁以上的手术患者,其疼痛缓解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50岁以下患者没有明显差异,而且高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更低。MVD术后的不良反应常常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感染、面部麻木、面瘫、脑脊液漏、听力下降等。
有些患者术后出现复发,长期随访显示,MVD后复发率为3%~20%,复发多发生在术后2年。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有研究发现使用内窥镜对三叉神经行MVD与传统显微镜下MVD的疗效无显著差别,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伤、降低复发率。
Broggi等报道在显微镜下神经血管呈现的不清楚的情况下,可通过内窥镜解决此问题。但因不同医疗单位对内窥镜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且内窥镜下MVD的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报道,显微镜下MVD治疗PTN仍是目前治疗PTN首选的手术治疗方式,而内窥镜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辅助工具。
3.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
PBC是一种安全、简单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微创、不开颅、风险低、住院时间短”受到PTN患者的推崇。Brown等研究报道,PBC后,患者近期的疼痛缓解率可达92%,但是复发率高达16%,平均复发时间超过1年。PBC虽然避免了全麻开颅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术中痛苦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但其阻止了神经传递,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比较高,所以该方法适合于基础疾病多、难以耐受全麻开颅手术的患者。
4.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radio 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
RFT主要是使用细针经皮穿刺入卵圆孔,损坏三叉神经传递
卵圆孔前内侧是圆孔,后外侧是棘孔,后方是颈内动脉,前方是眶下裂。通常半月神经节的卵圆孔穿刺是前入路法,所以容易损伤三叉神经眼支,出现角膜反射的下降或消失。因此该方法可用于药物治疗没有效果、或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或基础疾病较多不能耐受麻醉和开颅、或MVD后复发的患者。
5.经皮穿刺三叉神经毁损术
此方法目前较常用的是肉毒素和
6.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
SRS即伽马刀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方法,治疗PTN患者有不错的效果。该方法的优点是定位精确、患者痛苦小、依从性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可反复医治;缺点是止痛效果慢、复发率高,照射具有延迟起效的特点,起效可能需要数周到数月的时间。伽玛刀剂量与副作用的发生密切相关。
Kotecha等研究表明,较低的治疗剂量的与较少的副作用相关,而较高的治疗剂量虽然能够更好的止痛,并且复发风险也较低,但具有更多的副作用,如同侧面部麻木、蚁行感、咀嚼肌无力等。对于术后复发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建议采用此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PTN是一种疼痛感明显的功能性疾病;PTN的治疗方法很多,可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对于首次发病的患者,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建议首先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规范治疗,也可联合用药增加疗效及减少副作用。
当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疼痛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首选MVD。MVD以其微创、疗效佳、保留正常神经功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方法。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行RFT或者PBC或者SRS。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进步,内镜下行MVD将以其较小的创伤、较短的手术时间以及较低的复发率在将来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外科干预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但是目前PT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未来的治疗依赖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从而开发出治疗PTN的新药物。
来源:米重阳,李宇飞,曲志钊,王宏勤.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1,16(06):350-351+36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