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的三大类治疗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2020-07-20 来源:医脉通

作者:高丽丽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至老年的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包括II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和III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病因与感染、精神心理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盆底肌肉失调等有关,其主要症状有盆腔疼痛症状、下尿路症状(LUTS)、精神心理症状和性功能障碍症状。盆腔疼痛症状有泌尿生殖区疼痛、排尿疼痛、射精痛、腹部/盆腔肌肉压痛等;LUTS有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和急迫性尿失禁)、排尿期症状(尿线细、排尿延迟、排尿困难)或排尿后症状(尿不尽感、尿后滴沥);精神心理症状有焦虑、压抑、认知/行为异常、生活质量下降;性功能障碍主要有ED、性欲低下、射精功能障碍。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至老年的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包括II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和III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病因与感染、精神心理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盆底肌肉失调等有关,其主要症状有盆腔疼痛症状、下尿路症状(LUTS)、精神心理症状和性功能障碍症状。盆腔疼痛症状有泌尿生殖区疼痛、排尿疼痛、射精痛、腹部/盆腔肌肉压痛等;LUTS有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和急迫性尿失禁)、排尿期症状(尿线细、排尿延迟、排尿困难)或排尿后症状(尿不尽感、尿后滴沥);精神心理症状有焦虑、压抑、认知/行为异常、生活质量下降;性功能障碍主要有ED、性欲低下、射精功能障碍。


抗生素


可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对 CP/CPPS症状有缓解作用。《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2020年)中指出,抗生素对CBP和CP/CPPS的总评分、尿量、疼痛和生活质量评分有改善作用。因良好的药动学特性和广泛的抗菌谱,氟喹诺酮类药物为治疗CBP的首选。


推荐早期 CBP和 CP/CPPS者使用敏感性抗生素4-6周为一线治疗;经验性治疗推荐喹诺酮类药物;感染指标严重者可考虑抗生素联用。仅在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未痊愈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抗生素4-6周,直到病原微生物转阴。若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有血糖异常如症状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多发生于同时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者;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失眠、噩梦、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抽搐、焦虑、癫痫、惊厥、颅内压增高(含假性脑瘤)、震颤、幻觉等,癫痫病史者慎用;心血管反应如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偶可发展至尖端扭转室速(TdP)等严重心律紊乱,Q-T间期延长者慎用;可发生周围神经病变,通常在几天之内,部分尽管已停用,症状却可持续超过一年,如疼痛、灼烧感、刺痛感、麻木感、和/或虚弱或其他感觉方面的改变如轻触感、疼痛感、温度感觉、位置感觉和震动感觉等;有神经肌肉阻断活性,并可能加剧重症肌无力者肌无力症状,重症肌无力者慎用;肌肉骨骼系统反应如肌腱炎、肌腱断裂;光敏反应如皮疹及光毒性等。


与NSAIDs(阿司匹林除外)联用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表现为失眠、精神紧张和抽搐,尽量避免联用;与大环内酯类药物、IA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西沙必利联用,可增加Q-T间期延长的风险,严重时可致致命性心律失常,尽量避免联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功能紊乱(最常见)、肝功能损害(长期大量可引起胆汁淤积型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过敏反应等,可引起QT间期延长,并可能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甚至室颤或猝死。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高限3倍时避免使用或停用。对基础心血管病风险较高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者应避免使用。
含铝或镁的抗酸剂可降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血药峰浓度,避免同服;与氨茶碱卡马西平地高辛等药物合用时,注意监测后者的血药浓度;与华法林合用时,注意检查凝血酶原时间;CCB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主要经CYP3A4代谢,CYP3A4强抑制剂如克拉霉素能显著减慢其代谢而增强降压效果,可能致严重低血压;沙格列汀主要通过CYP3A4/5代谢,与CYP3A4/5强抑制剂如克拉霉素、泰利霉素合用时,能显著升高前者的血药浓度,合用时沙格列汀的日剂量≤2.5mg。


α-受体阻滞剂


坦索罗辛(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等,通过降低尿道、膀胱颈部及前列腺部平滑肌的兴奋性、减少排尿阻力,而改善 LUTS和疼痛症状,其对CBP和 CP/CPPS的总体症状、排尿症状、疼痛和生活质量评分有改善作用,可与抗生素合用。《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2020年)中指出,若使用α受体阻滞剂4-6周内未能缓解尿路梗阻、CBP或 CP/CPPS的其他症状,应停药,并考虑其他药物如肌松剂、免疫调节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等治疗。
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困倦、体位性低血压等。


止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曲马多、阿片类药物、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等。

1.png

2.png

3.png

4.png


参考文献:

1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专家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6):812-813

2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J].中华男科学杂质,2020,26(4):369-373

3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9):646-653

4陈新谦等.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2-109,213-238,345,357-358

5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58期)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2013年11月21日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订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说明书的公告(2017年第79号)

7童荣生等.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呼吸科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3-118,121-128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常见合并症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指引[J].2020

9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外作用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7):546-554

10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9):705-716

11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2):166-170

12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9):911-916

13成人日间手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年)[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8):812-815

14江苏省成人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20年版)[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7):325-329

15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5):321-325

16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3):161-167

17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34(3):283-286

18中国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18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8,25(11):923-924

19成年人非阿片类镇痛药围手术期应用专家共识[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9,40(1):1-5

20酮咯酸镇痛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3):301

21老年慢性非癌痛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5):321-323

22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709

23老年患者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5):500-504

24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8)[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12):881-886

25北京市癌症疼痛管理规范(2017年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12):884

26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1):9-15

27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8):561-565

28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3):163-164

29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2):705-70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