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丽丽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过敏性疾病是一组因机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典型无害物质产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皮肤科常见如
荨麻疹是一种因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
目前常用于皮肤科过敏性疾病的外用药物主要是抗组胺药物、
一、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是一类通过与组胺H1受体结合而拮抗组胺病理作用的药物,可减轻H1受体激活引起过敏反应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瘙痒、呼吸道与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等。
外用抗组胺药物如
注意事项:局部外用有一定刺激性,且外用超过体表面积5%可致严重的中枢镇静毒性。多塞平乳膏禁用于未治疗的窄角型
二、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为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有抗炎、抗过敏、抗毒、抑制免疫及抗增生作用,外用制剂常用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等。外用糖皮质激素根据作用强度,可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类,其结构是决定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剂型、浓度、复方制剂中加入的某些成分如促渗剂氮酮或角质松解剂
注意事项:(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分级不一定都与临床疗效平行,如地
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如0.03%(儿童用)或0.1%(成人用)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不会引起皮肤屏障破坏、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烧灼和刺激感,大部分可随着用药次数增多或用药时间延长而逐步消失。
参考文献:
1.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9,57(3):164-171
2.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1-5
3.
4.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2):81-85
5.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201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11):784-787
6.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511-513
7. 抗组胺H1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3):162-167
8.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6):393-394
9. 李蕾等.2014年欧洲慢性瘙痒指南解读[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9(1):34-37
10. 慢性瘙痒管理指南(2018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7):481-485
11.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
1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增录2a-1-32
13.
14.
15. 老年皮肤瘙痒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32(11):1233-123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