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全文近日发表于《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以下为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用药建议部分:
六、曲唑酮的药物相互作用
曲唑酮主要经CYP3A4代谢,影响CYP3A4酶活性的药物都可能影响曲唑酮浓度。临床处方经CYP3A4和其他P450酶系统代谢的药物时,可能会因为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曲唑酮治疗减效或失效,或引起新不良反应,需谨慎配伍用药。
部分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会抑制P450酶,从而抑制曲唑酮的清除。
此外,吸烟或CYP450 酶的诱导剂(如
七、曲唑酮的临床用药建议
1. 常规用法、用量:结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推荐及相关抑郁、焦虑共病失眠的临床实践经验,推荐曲唑酮的用量用法如下:
(1)治疗伴轻度抑郁焦虑情绪的失眠患者:曲唑酮可单药起始,剂量为25~150mg。中青年患者25~50mg起始,1 周内滴定至100mg。老年患者则从25mg起始,可逐步滴定至50~150mg。
(2)治疗抑郁、焦虑障碍共病失眠的患者:曲唑酮作为抗抑郁治疗的辅助用药,第1周:曲唑酮25~50mg起始+SSRI/SNRI,第2周:曲唑酮50~100mg+SSRI/SNRI。对于严重抑郁患者,可酌情增加曲唑酮剂量,以提高协同抗抑郁效应。
(3)对于发生苯二氮䓬类药物(BZD)依赖和戒断反应的焦虑与失眠患者(持续服用6个月以上患者):睡前服用的BZD减半,每晚睡前加用曲唑酮,起始剂量25~50mg,根据患者睡眠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为50~200mg/d。患者达睡眠满意状态后,稳定5天再将苯二氮䓬类药物减半,每5天调整一次药物剂量直至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1)曲唑酮治疗时需缓慢滴定,以便患者能逐渐耐受药物,在综合考量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后确定治疗的最佳剂量。由于老年人肝代谢活性降低,对曲唑酮清除减慢,应斟酌其潜在的不良作用相应降低剂量。以上也适用于青少年人群。针对特殊人群,需评估获益与药物潜在不良反应的风险,再对这类群体进行具体治疗;
(2)曲唑酮需睡前服用,以减轻次日不良反应。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困倦、疲乏,偶见皮肤过敏,
3. 停药或减量: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安全无成瘾性,定期评估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若患者不能耐受可逐渐停药或减量。缓慢减药以避免撤药反应,但尚未明确证明有耐受性、依赖性和撤药反应。因此,在停药前的2~4周内应根据临床症状逐渐减量。
文献索引:曲唑酮治疗失眠及其相关抑郁、焦虑共识专家组. 曲唑酮治疗失眠及其相关抑郁、焦虑的专家共识.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9,19(1):96-101. DOI:10.3969/j.issn.1009-6574.2019.01.02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