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静致远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这是笔者在临床中遇到最典型的一例溃疡性结
真实病例
徐某,男性,45岁,因“反复
既往治疗情况:长期规律口服“
此次入院后经过科室专家的商讨,建议患者在接受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当今较热门的治疗手段——粪菌移植。
虽然已有粪菌移植治愈溃疡性结肠炎成功的案例报道,但毕竟是新方法,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其有效性,我们还是抱着谨慎的态度进行,事先跟患者充分讲解,取得配合。
粪菌移植前先给患者做了
结果非常令人惊喜,甚至可以说是神奇。
在原来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粪菌移植治疗后,患者腹泻次数及血便情况明显减少,腹痛症状也逐渐消失,半个月后复查肠镜,原本溃疡的肠黏膜已经基本上愈合了。
在成功经验的鼓舞下,干脆将口服药物(美沙拉嗪、甲泼尼龙片)停用,看看单用粪菌移植的效果。于是我们又给该患者进行了2次粪菌移植,每次还是和之前一样,注入150ML菌液,隔天打菌,加上前次住院,一共打了9次菌,共注入1350ML菌液。该患者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未再出现腹痛、黏液血便等情况。1个半月后再次复查肠镜并取病理
其实粪菌移植并不是近些年才运用到临床中的,早在1958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Ben Eiseman就运用粪菌移植治疗了4名难治性的伪膜性肠炎患者,其中有3名被治愈并出院,而另1名则因其他原因死亡。
粪菌移植治病机制尚未明确
成人胃肠道黏膜表面积达到300 m2,是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最大区域。在成人胃肠道中定植着约1014个微生物,其数量是人体体细胞总数的10倍。重量超过1kg,约编码330万个特异基因。它在神经、内分泌、免疫及代谢调节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肠道细菌可通过直接作用或分泌各种物质间接影响器官功能。
粪菌移植作为一种重塑肠道菌群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成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热点,但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目前仍未明确。
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粪菌移植可以构建新的生物菌群,防止残留的细菌流失而发挥治疗作用。
另外,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还可能与宿主黏膜免疫系统的失调有关。抗炎细胞因子与促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失衡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级联反应而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
粪菌移植的长期疗效尚不确切
粪菌移植的安全性
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体是安全的,目前报道的不良反应主要有
总的来说,粪菌移植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新方法,在多项临床试验中体现了其不可忽视的治疗价值。但是仍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探讨粪菌移植的有效成分,选择最合适的移植方式、最佳剂量及移植时机。
目前,粪菌移植只是作为治疗CDI(艰难梭菌感染)被写入指南,并不是许多胃肠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当遇到疑难杂症时,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悦承,黄春兰,陆颖影等.粪菌移植治疗现状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8,38(5):294-296,305.
[2]刘鑫,闵敏,刘岩,等.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进展[J].中国医刊,2017,(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