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患者中,闭塞硬脑膜窦或静脉再通的作用尚未确定。近日,
研究背景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一种独特的脑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变异性大而且病程具有高度不可预测性,即使经过治疗,15%的CVT患者仍然会死亡或残疾。
血栓本身是当前CVT治疗的主要目标。尽管来自CVT动物模型的证据表明,早期静脉再通对脑组织损伤有影响,但对于CVT患者来说,重新开通闭塞的静脉窦和静脉能否改善临床结局仍不确定。静脉再通可改善局部灌注,从而挽救受威胁的组织。然而,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削弱这种效果,特别是开通的时机太晚或者存在侧支循环时。此外,如果静脉或微循环仍然闭塞,静脉窦再通可能无法有效恢复引流。
一些队列研究评估了接受标准抗凝治疗的CVT患者的再通率和时间分布,研究结果各不相同。2006年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的系统评价强调了数据的稀缺性,估计再通率的数据质量较低。一些对CVT患者的静脉再通和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甚至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这些研究未分析侧支循环的变异程度和功能。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静脉侧支循环对CVT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的相关报道。再通也可能影响CVT复发的风险。
葡萄牙学者Diana Aguiar de Sousa等对已发表的证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以便更好地评估接受标准抗凝治疗的CVT患者的再通率及其与临床结局和CVT复发的关系。
研究概述
本研究在MEDLINE(医学文献分析和在线检索系统)、Cochrane图书馆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至2017年9月)进行了文献的系统搜索,纳入报告了抗凝治疗的CVT成人患者再通率的队列研究。由两位作者独立地提取数据,包括最后一次随访中报告的静脉再通率、最后一次随访中改良Rankin量表定义的有利(0-1)和不利(2-6)的功能结局、根据再通状态确定的CVT复发率。
本研究采用Freeman-Tukey双反正弦转化进行比例的Meta分析,并使用Meta分析和序数logistic回归比较根据再通状态的功能结果。此外,还对再通和研究质量评估的时间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主要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到468项研究,最终纳入了19项研究,主要结果为:
➤ 在随访的818例CVT患者中发现694例患者的再通报告结果,其中达到再通的患者的总体比例为85%(95%CI 80-89; I2=58%)。在方法学质量较高的研究中,再通率为77%(95%CI 70-82; I2 = 0%)。
➤ 再通患者出现有利结局(改良Rankin量表,0-1)的几率显著增加,随机效应荟萃分析的汇总比值比为3.3(95%CI 1.2-8.9; I2=32%),序数逻辑回归的常规比值比为3.3(95%CI 1.7-6.3)。
➤ 关于再通和CVT复发的数据资料很少。
➤ 同时共纳入9项研究分析了静脉再通的预测因素。结果显示,各队列中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血栓形成特征与再通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项研究)和女性(2项研究)是成功再通的阳性预测因子,而多发性血栓形成(1项研究)、激素治疗(1项研究)、年龄较大(2项研究)和缺乏已确定的CVT风险因素(2项研究)是血管再通的阴性预测因子。
图1 最后一次随访中再通状态与完全临床恢复的关系(随机效应模型)
研究启示
本研究结果提示,未实现静脉再通与CVT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功能预后较差有关。为了确定静脉再通是否会影响CVT患者的预后和复发,以及再通的时间和程度对这一联系的影响,专门设计此类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是有必要的。
我们对于CVT患者的再通和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了解的比较少。抗凝治疗是CVT的主要治疗方法,它与改善临床结局有关。这可能是因为预防血栓形成的进展,恢复顺行引流,挽救脑组织以避免永久性损伤,或降低其他静脉血栓形成事件的风险。确认和了解再通与CVT临床结局相关联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同时对于设计和评估CVT临床治疗试验的可行性很重要,尤其是血管内介入治疗。
考虑到这一点,本研究进行敏感性了分析,仅包括在诊断后至少3个月评估再通状态的研究,没有证据表明再通率增加。在评估血管再通的临床预测因子的9项研究中,最一致的是女性、年龄较小、存在确定的CVT病因。血栓位置与再通率的显著差异仅在1项研究中出现,尽管此前已在其他队列中提出过这种情况。 在评估这种关联的两项研究中,抗凝持续时间并不是血管再通的预测因素。在一项单项研究中,在延长或停止抗凝治疗的决定中考虑了血管再通。
本研究已经发现接受标准抗凝治疗的CVT患者的再通和临床结局之间存在联系。更具体地说,再通的发生与功能完全恢复的几率增加3.3倍有关;这与所有功能级别的序数回归分析结果一致。在中、低等质量的研究中,这种效应的集中趋势也是一致的。此外,与排除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或早期死亡、无法进行成像评估的患者相关的合理混淆预计会降低所证实效果的程度。
然而,由于缺乏个体患者数据,多变量分析(包括其他重要的预后因素)是不可能的。 虽然我们发现未实现再通的患者死亡率明显较高,但数据太少而无法得出结论。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关于再通时间的描述资料很少,特别早期再通;其次,不可能考虑过多的预后因素;此外,本研究并未排除偏倚风险较低的研究。并且在长期随访中,基于再通的CVT复发数据稀缺。
医脉通编译自:Diana Aguiar de Sousa,Lia Lucas Neto,Patrícia Canhão,José M. Ferro. Recanalization in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Stroke. 2018; 49:1828-183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